大夏的长臂弓射程超过北金弓弩百米,在远程对峙时颇占上风。
拓跋赫拔剑拨开飞来的箭矢,大怒喝到:“既然你们不识好歹,那就不要怪本将军不客气了。众将听令,攻城……”
接到命令后,北金大军纷纷向两边散开,军士推着四辆投石车缓缓来到阵前。
“放。”一声大喝之后,投石车将重达百斤的巨石向城头抛去。随着投石车不断攻击,北金士兵推着攻城车和云梯向城门前一步步推进。
飞石带着罡风呼啸而来,一颗颗巨石砸在城头,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被巨石击中的大地剧震不止,来不及躲闪的士兵瞬间倒地,转眼之间已有百余名士兵死在巨石之下。
袁守敬手挥宝剑,身先士卒站在城头,指挥士兵进行反击。
号令之下,大夏士兵弩箭齐发,如飞蝗般从城头射向北金大军。
在长弓劲弩的攻击下,北金攻城的士兵一轮轮地倒下,片刻过后,城门前就布满北金士兵的尸体。
战争很快进入白热化,北金士兵冒着箭雨在城墙之上搭起数十道云梯,一批批的北金士兵沿着云梯向上攀登。
在攻城士兵背后,一排排弓箭手向城头激射,掩护着攀登者的进攻。
不过进攻并不顺利,大部分士兵都被抛下的巨石砸中,或者被流箭射中,呼啸着从云梯坠落,个别攻上城头的士兵也被大夏军士围攻,很快死于非命。
一个时辰过去,北金士兵损失惨重,死伤人数达千人之多。拓跋赫远坐中军帐前遥望战局,眼神坚毅,一切似乎尽在其掌握之中。
拓跋赫手挥令旗,北金士兵继续压上,后方连续响起攻击的号角。
在拓跋赫的身边一位身材高瘦的道士端坐马上。
道士身穿紫金道袍,面色惨白,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拓跋赫与道士对望一眼,说道:“号角已响,奇迹就快要发生了。”
大夏将士在袁守敬的指挥下抗住了北金士兵一波波的攻击。
敌军多次进攻无功而返使大夏将士信心倍增,士气高昂。
就在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时候,城门下方突然一片骚乱。
城门之内,指挥使刘长风带着上千军卒正在在门内严阵以待,副指挥王彤走上前来道:“刘大人,袁大人有令,让我接替你守城门,令你速去城头支援。”
刘长风道:“临阵换防不合常理,你可有袁大人的手令?”
“当然有,你来看。”
王彤走到刘长风面前,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
刘长风正要手接令牌,王彤突然拔剑,一剑刺中刘长风胸口。
刘长风眼露不甘之色,口呼:“你是奸细。”
轰然倒地。
众将士还没反应过来,一伙胳膊上扎着白色丝巾士兵对着同伴大开杀戒。
王彤口中高喊:“下唐国的子民们,复仇时刻已到,今日要让赵氏老儿付出代价。”
猝不及防之下,数百名大夏士兵惨遭屠戮,几名叛军将城门打开,迎接北金士兵攻入。
事情要追溯到一百年前,当时大夏已经占有中原,但下唐国一直占据着龙城,不肯投降。
为了一统天下,大夏皇帝御驾亲征与下唐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在付出惨痛代价后消灭下唐,占据了龙城。
此番征战大夏损兵折将,皇帝的弟弟也在战争中死于非命。
惨胜之后,大夏皇帝大开杀戒,一时间龙城之内血流成河,无数下唐女人惨遭蹂躏,就连老人儿童也大都死在屠城的暴行之中。
此后虽然龙城已归大夏,但当地百姓频频造反,又一次次惨遭镇压,对赵氏皇族无不恨之入骨。
拓跋赫两年多前就开始利用当地百姓与大夏的矛盾,暗中吸纳培训大夏的反抗者,并组织反抗者加入大夏军队。
几年之后,反抗者多达百人,个别士兵还荣升副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