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妃有所不知,纳娶皇嫂,非朕之所欲也,实乃皇兄在天之意。”
“啊?先帝……”
周皇后和袁贵妃更加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她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兄弟娶嫂子,本身就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即使在民间,也要承受来自世俗的压力和偏见,更何况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这也太疯狂了,怎么可能?
纵是先帝之意,懿安皇后文静贤淑、知书识理,又怎会做如此有悖伦于理纲常之事?
王克非缓缓抬起头,双眉紧锁,一双忧郁的眼睛望向远方。
“朕初承大统,皇兄曾遗言:中宫年少,良可怜悯,善事皇嫂。何为是善事?朕曾以为,让皇嫂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即是报答。是以十七年来,朕待皇嫂一直礼敬有加、奉若长辈,不曾有任何僭越之举。”
说着,他的眼角都红了,甚至挤出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这样的演技,连王克非自己都感到炸裂,说哭就哭,情绪到位,表情到位,如果放在后世的话,可以秒杀了那群小鲜肉,甚至有实力问鼎奥斯卡的小金人。
可如今,这么牛的演技只用来对付两位“小美眉”,简直就是浪费资源,轻而易举。
他抹了抹眼角,故意哽咽了几下,接着道:
“怎料皇兄却言,吾弟糊涂,张氏贵为中宫之首,又岂会福不享尽,忧衣忧食?皇后寡居,尚且年少,世间唯有姻缘,方乃最好之善事。朕,年少不更,未解皇兄之意,今皇兄剥除皇嫂后位,意再次替朕与皇嫂牵线搭桥哪。”
多么操蛋的谎言,多么狗血的故事!
天启皇帝即使再贤良、再大度,也绝不会甘心把自己的媳妇给别人睡的。
谁愿意自己的头上一片绿呢?
只可惜他死了,不甘心又如何?难不成还从坟里跳出来殴我?
接着编吧!往往一句谎言,需要十句甚至百句谎言来圆。
“朕又如何不知,纳娶皇嫂,有违伦理纲常、有悖道德习俗。可纳娶皇嫂,虽是皇兄之托,更是祖宗之意。皇嫂当年排除阻力,助朕登基,保证了朱家正统,延续了大明基业。祖宗大悦,直言皇嫂既乃大明之图腾,让朕于天庭起誓,绝不负之。朕,又如何敢欺天和蔑祖?”
我——去!这一番胡诌乱扯的本领着实强悍,连王克非自己都感到有些惭愧了。
明明就是馋人家老婆的身子,却被他上升到事关社稷存亡与大明中兴的高度。
要知道,古人对祖先十分敬重,祖宗的一言一行更被视为神圣无比。
昔年,靖难之役,燕王朱棣重重围困济南城,并用数门大炮轰击城内,城将破,危难之际,济南守将铁铉便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城头。
结果,朱棣看着老爹画像,一颗炮弹再也不敢打,济南城得以保全。
这就是祖宗的力量。
都说谎言有三宝:天长、地久、爱到老。至于你信不信?
反正崇祯可不是好色之人,此举是老祖宗交代的。
祖宗交待的事儿,还能有错吗?
……
周皇后和袁贵妃相互对视了一眼,默契地点了点头。
她盈盈起身,上前挽住王克非的胳膊,轻道:
“夫君,既是先帝之托,祖宗之命,此天意也!夫君诚不可违。皇嫂知书达礼,才德品行端正,实属罕见,当年更是排除阻力,力保祖宗百年基业,于情于理,夫君亦应倾情待之。臣妾,支持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