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五年四月十六,寅初。
应天府兵部门外,一群披挂齐全的中高级武官在这个万籁俱寂的五更天时间段正望眼欲穿的看着兵部大门,都是正德朝第二次武举中式者,其中就有陈靖这个正五品的锦衣卫千户,一身小厮打扮的慕容芷自然是跟在身边。
明朝的武举时断时续,直到先帝弘治朝时才有了一定的章程,去年在南昌府拉陈靖到演武场上射箭的许泰就是大明朝首次正规武举的头名,由于武举不设殿试,只有乡试和会试,自然就没有状元,榜眼与探花这些名头,会式头名只被称之为武魁,但按照民间的习俗将武魁称之为武状元也无不可,毕竟是武举最高层次考试的头名。
正德三年兵部制定的《武举条格》才算是将武举给正规化了,这一年的举办的武举会试就成了正规化的第一次,因为看过不少的明穿类网文,陈靖对在武举正规化中发挥了大作用的弘治朝重臣刘大夏一点都不感冒,因为官至兵部尚书的刘大夏私自将永乐、洪熙与宣德三朝几十年积累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资料与文献记录从宫里偷出来后付诸一炬,在已经拉开时代大幕的大航海时代这无疑是举族自杀,完全可以说他就是民族罪人!
嘉靖二年时陈靖为了保持奢靡的生活就去了一趟宁波,这个大明朝对外贸易的核心港口,宁波舶司的镇守太监赖恩乃是他干爷爷的徒弟,要叫张永为老祖宗,就想通过这个关系搞走私赚银子。
闲暇之余走遍全城愣是没有找到一个姓李的高级水师军官,这让陈靖怅然若失,陈靖前世在PC上玩过的大航海时代4没有指明具体的年代,这让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同时登场,巴巴罗萨·海雷丁就是其中之一,这位著名的北非海盗事迹无数,但他却是十六世纪前期的历史人物,这意味着不存在李华梅这个女提督啦,说实话陈靖对李华梅这个角色最多的了解源自于一本简称为阿里的刘备,也是他看过为数不多的完结刘备。
根据刘大夏所进呈给今上正德的《武举条格》,“会试完毕,将有事于场屋官员及中式之人,梓其姓名,录其弓马,策论之优者为《武举录》进呈。仍张榜兵部门外。次日引见毕,预事官俱赴中府,用乐宴,并请命内阁重臣一人主宴。毕,该营备鼓乐,职方司二员送武举第一人归第。”
围聚在南京兵部大门外的这群高级丘八,就是想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中武举,因为按照朝廷定下的法度,凡中武举者即时升官品,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是官阶底品时升迁容易,到了五品后想要再往上爬就难喽,绝大多数的官员最终都是以五品左右个官阶致仕,比如一直被陈靖念念不忘的文官集团白手套徐珪,就是以从五品的知州身份退出政坛的,如今只要能列名金榜就能官升二级,他能不早早就过来嘛?
又知今上正德偏爱武人,最大的证据就是今年正德十五年乃是文举的会试与殿试年,应天府乃是太祖高皇帝倾尽国力修筑的帝都,在面积上可是碾压顺天府,应天府最后一次举行会试与殿试是在永乐十年,此之前已经举行了十二次会试与殿试,太宗靖难后的第一次科举就赐出了470名进士出身,是历届科举中录取人数最多的,应天府的科举场所完全容得下在顺天府等待会试的各省举子。
但正德皇帝明说先在南京举行武举的会试,等回到顺天再举行文举的会试与殿试,于是四月初九初较武举的骑射,四月十二再较武举的步射,四月十五这天进行武举的策论,排名靠前者定会在今上心里留个好印象。
不多时兵部的大门就开了,出来的却不是兵卒而是锦衣卫,他们所张贴的武举金榜显然是模仿了文举金榜的风格,只是没有那么长,文举的录取人数介于三百到四百之间,成化年间的武举录取名额在二名到七名之间,弘治年间的武举录取名额不过十五名到三十名,正德皇帝在正德三年定下的规矩是武举录取六十人,第一次武举就录取满了,只是这届武举命运多舛,尤其是武魁安国。
张贴在兵部门外墙壁上的金榜最右端竖写着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正德十五年四月十五日,会试天下武举三百一十九人,赐进士出身六十人,故兹告示。
武举金榜的题头少了“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这段文举金榜必有的文字,就不存在什么状元、榜眼和探花,就是第一名到第六十名排下去。
陈靖第一眼就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太靠前了,就挨着故兹告示这四个竖排楷字上,为第三名,第一名则是正德皇帝最宠信的武将,提督东厂与指挥锦衣卫的江彬。
唐朝时期探花还不是指进士中的第三人,进士及第后,通常会有隆重的庆典,而活动之一便是在杏林举办的“探花宴”,探花宴开始前,会先在同榜进士中选最年轻和英俊的两个人充当探花使,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并在琼林苑赋诗,用鲜花迎接状元,虽然最终的主角是状元,但两名探花使也成了最抢眼的绿叶,后世就默认探花是进士中颜值最高的人。
正德十五年的武举本质上是围绕在正德皇帝身边中高级武官的一次群体自嗨,并非是正儿八经的为国取材,因为明朝的武官集团更重视世职,武举显然是和世袭武官集团抢饭吃,名次基本上都是按照武官在朝中的官位或是靠山的背景来确定,陈靖是沾了干爷爷张永的光,当然去年在扬州府时与正德皇帝打猎时的箭法显摆也是重要原因。
应天府举行的正德十五年武举让陈靖还收获了一个秘辛,那就是江彬乃魔门月宗之人,他在四月初九的骑射和四月十二的步射中都用上了魔门的弓系绝学——九天御神箭,九天御神箭和大正十三剑同为日宗绝学,是魔门最具王道色彩的武功,大正十三剑据说和隐湖小筑的心剑意境相近、殊途同归,而九天御神箭更是脱胎于上古后羿箭法,乃是堂堂正正的王道武功,造成了日宗中人虽然邪异却也行事磊落的特点,江彬却是一点都没有日宗中人的脾性,平生最爱借老乡人头换军功,过蓟州时就把一户普通人家的二十余口全当起义军杀死,俗话说上行下效,大同军士就在当时身为大同游击将军的江彬影响下频频杀良冒功,鉴于这种嗜杀的品行和去年从李逍遥那里知晓的魔门秘辛,陈靖就断定江彬有九成九概率是月宗中人。
在江山原文中,王动也怀疑江彬乃月宗中人,详见于二十六卷的第二章:“想到他狡猾强横,善骑射,我就想他会不会也是月宗的人呢?”
正德皇帝身边的中高级武官圈子并不大,个人信息陈靖都知道个七七八八,记性可是混官场的基本能力,就发现他自己竟然是六十名武进士中最年轻之人,不由得想到了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高中进士在长安城慈恩寺的题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此时此刻,陈靖好想在金榜上写下“兵部门外张榜处,六十人中最少年”这句充满少年得志与意气风发的随笔,谁让他是这群新科武举中最年轻与最帅气的进士呢?
凡中武举者官升两级,这是《武举条格》定下的规矩,待正德皇帝赐宴后陈靖就是正四品的锦衣卫指挥佥事了,只是朝廷实行世兵制,故武官的世袭官职其实不算官职,只是个拿工资的标准而已,就好比是爵位,不代表可以管理对应的卫所,世袭卫所官一般每个位置都有几个人,每个卫都有复数的指挥使、同知与佥事,这几个人都可以领对应品级的官俸,但其中真正管事的只有掌印者,最重要的是世袭要经过兵部认可,兵部有足够的手段可以摆布武官没法袭爵,但有正德皇帝压着,六十名中武举者肯定会升官品的。
陈靖十三岁时就跟着便宜父亲在尸山血海中讨生活,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爬到了正四品的锦衣卫指挥佥事上,在世人看来二十二岁就能有此成就绝对是年轻有为,只是陈靖用命搏来的前程地位连另一些人的仕途起点都不如,就比如说大明朝第一位武状元许泰,中举前他的身份乃世袭羽林前卫指挥使,这可是正三品的武官,也是朝廷允许能世袭的最高武职。
许泰比陈靖更有资格作为爽文的主角,首先就是出身不凡,家族世袭卫指挥使这个正三品的武职,而且籍贯为风花雪月之地的扬州府,朝廷首开武举就拿下了头名,成年后以副总兵的身份协守宣府,并在刘六刘七兵锋直指京师时力挽狂澜,击退了农民军,功高莫过于救驾,就入了正德皇帝的法眼,之后被封为安边伯,还被正德皇帝收为了义子,并赐国姓朱,相较于陈靖这个太监的干孙子,这才是主角该有的待遇呀,而不是开局就在苦哈哈的边地大同吃沙喝风,与鞑虏打生打死的从六品的试百户之子。
慕容芷身为花魁不可能不认字,金榜上的第三名陈靖这五个竖写大字让她的心底尽是苦涩与不甘:这是我的男人,却不是我的良人。
每个女孩都在期待完美的爱情,都在等待属于她的真命天子,但在讲究门第出身的封建时代,男婚女嫁都只能在对应的阶层中进行,否则就是自取其辱,就比如说陈靖从尹则自序中得知的尹雨浓想将大弟子辛垂杨嫁给杨慎这件事,在官场众人看来绝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荒唐事,杨慎之父杨廷和十九岁中的进士,随后他请假归乡结婚,娶了云南提学黄明善之女,提学是明朝省级教育领域的行政长官,是从三品的高官,相当于五百年后的省教育厅厅长,同时黄明善也是杨廷和的老师。
再有个绝佳案例是嘉靖二年的探花郎徐阶,他也是中了进士后才回老家结婚,他的妻子沈仲恒乃是云南按察使的孙女,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相当于后世的司法厅厅长兼公安厅厅长、省检察院检察长与省法院院长。
二十出头或者十几岁中进士的未婚神童,基本上都会被家世非常好的小姐榜下捉婿,甚至于年轻的举人都会被倒追,杨慎少有才名,是被天下公认的读书种子,属于那种考不上状元就等于失败的文曲星中的文曲星,杨慎之妻乃是南京工部尚书黄珂之女,工部尚书的职位相当于后世主管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交通部等的部长,南京应天的六部尚书地位没有北京顺天的六部尚书高,黄珂就算后世这些部委的实职副部长好了,哪里还轮得到辛垂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