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伙计把几个女侍交给宅子的侍从,又带到了康诗涵面前。
苗娘和小妮赫然在列,她们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鲜少露面的东家突然唤自己进来所为何事,又见方才那几个女武士在场,心中更是困惑。
“贱妇好生无礼!平民见武士还敢站着!”
康大成还不知道康诗涵已是修士之身,不过无论武士抑或修士,对于康大成等人而言都是一样,生杀予夺皆由对方掌握,作为康诗涵的下人,见到自家下人这般冒犯,当即呵斥她们。
苗娘等人惊得连忙跪下,康诗涵仅仅因为出言冒犯就敢纵人杀掉一整支巡守军小队,自己无礼岂不是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她们这等民妇怎可能不畏惧万分。
这些来当女侍的都是身家清白、又没夫家娘家可以依靠的贫民,康大成背负着山匪的身份和白林寨与乌骨镇的来往,招人之前自然得派人查一查。
平头百姓做工,很难随便换东家,一来让人怀疑是否对方举止不良、疏懒懈怠,又恐得罪前东家;二来升斗小民身无长技,离了熟悉的活计又得重新学习,还不知道是否适合。
所以事实上很多伙计和女工等人、跟东家请回来的家仆、侍女根本没分别,于是康大成才会想道,若是她们之中有女儿或者熟人邻里是符合康诗涵的要求,索性从中挑人,不敢说有多忠诚,却比另外找人之后再查核来历来得方便。
平民百姓,尤其贫贱者,既不易修习武功、又难以进学堂读书,上流空间极其有限,除非一儿半女生得聪明伶俐、俊俏可人,得以跟武士人家搭上关系,否则都是为子者承父业、为女者嫁匹夫,世世相传、代代如是。
本是贱民出身的苗娘和流落到贫民街的小妮闻言顿时眼前一亮,她们都有女儿是少女年纪,长相亦不赖,至于是否知礼又聪颖,又不是她们说了算,起码得给女儿争取个这样的机会,假如能蒙康诗涵相中进府作婢,可谓是一步登天。
当她们正要对康诗涵举荐自家女儿时,又见一少女到来,少女朝康诗涵莲步走来,又向她行拜礼:“夕晨见过大小姐。”
康诗涵打量她的模样,豆寇年华、容貌丰美,长年在厨房干活养成红润脸色,鹅蛋脸上红扑扑的甚是可爱,身子也长得恰到好处,既不会因为干活多而显粗糙、又不会因为久居深闰而过于纤弱或圆润,就是不知道这肥头大耳的康大成是怎么生出这般可人的女儿。
旁人从康诗涵的神情看不出她满意与否,紧接着她就对夕晨问道:
“你爹方才说,平民见武士不跪乃是无礼之举,你怎么见了妾身却只行拜礼而不跪?”
夕晨沉吟片刻,即刻自信答道:
“父亲见了大老爷尚且只需行拜礼,夕晨与父亲同为白乌康氏族人、亦同为大小姐家仆,岂有拜见老爷而跪见小姐之理?夕晨亦知大小姐召夕晨来是为招徕近侍,大小姐贵为武士、又是仙师侍妾,作为近身侍女若是随便就给吓得下跪,岂不是丢了大小姐的脸?”
康诗涵眼前一亮,她是有意考验夕晨,不过康诗涵本就没想要她答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看她会否支吾以对。
如今一看,半息之间就想好如何应对,又回答得头头是道,即便说得不是太理想,也算对得住康大成给她机灵的评价了。
康诗涵于是点了点头,不容拒绝道:“答得还算不错,你就留在我身边随侍吧。”
“夕晨谢过大小姐!自此以后定当为大小姐鞍前马后!”
康诗涵完全没有考虑过夕晨会拒绝,言语间亦是如此,夕晨的表现也不出意外,得到康诗涵的肯定后连忙应是,更对康诗涵感恩戴德一番,不过却让康诗涵哭笑不得,朝康大成问道:
“你这好女儿小小年纪,从哪里学回来这措辞?”
康大成听见康诗涵这一声好女儿,高兴得眼睛都瞇成缝了,马上自豪地回道:“小人有让夕晨去学堂上课,闲时都有学字。”
“这里还有学堂?”康诗涵狐疑道。
“镇东门的贫民街本来是没有的,大约十几年前,有位贫民街出身、在镇官府当差的老书吏退休,就在贫民街办了一所学堂,教授小孩子读书识字。”
康大成理解到她问的不是乌骨镇而是镇东门,毕竟贫民街附近有学堂实在是匪夷所思,瞧见康诗涵不解,又接着向她解释起来。
管理乌骨乡偌大地方的税收、田产、造房、贸易等事宜自然不会是那些目不识丁的镇卫军,整个镇卫军也就只有武士子弟有学过字,其他小户人家出身的兵卒大字不识一个,更枉论书文算帐。
镇官府就是镇长府外头的官署,民间又称官衙、衙门,里面的大小官吏基本上都是镇长亲族或者部属,事实上也算是镇长府的一部份,管理整个乌骨乡的公务无论大小全都是在镇官府进行。
镇官府的头头自然是镇长,不过一乡至少也有十数村镇,还没算各处产业、寨子和山庄等不属镇长直辖的聚落,镇长难以独自应付,是以早在数万年前,乡镇编制中,镇长之下就有镇丞、乡佐和镇尉三职属官,俱由镇长麾下武士担任,乡镇事务就是这些人去管理的。
镇丞负责乌骨镇里头所以事宜,仓库、田产、税收、典刑、户籍等等,无论大小俱由镇丞所理,说白了就是镇长任命来帮他管理镇子的心腹和副手,镇长府大管家康虔和祁阴子的两个儿子就是其中三位镇丞。
乡佐的职能与镇丞相同,不过负责的则是镇子外头的东西,就是乌骨乡里的庄园、田产、村落和小镇等,就算是武士世家的产业都要向乡佐报备,有甚么争执、甚至两个武士世家在镇子外打起来,双方都要向乡佐解释,当有些难以决断的罪案或是纷争,就是请乡佐定夺。
乌骨镇的乡佐另有四名祁阴康家武士担任,如今的乡佐都是康?的子孙后人、同时也是祁阴康家的长老。
不过乡佐和镇丞其实可以是同一人,被康仲豫留在祁阴镇上的大儿子和子爵府大管家就同时兼任镇丞、乡佐和镇尉。
镇尉则是管理镇长的军队,和镇卫军统领不一样,镇尉掌管的是镇长家的卫队,像是镇长府外头那些护卫、镇长几个儿子的亲卫等,其实就是镇长家族的私兵将领,乌骨镇尉都是祁阴康家子弟,镇卫军却不一定,像那个被慕辛在宴席上斩首的保泽校尉就是保家子弟了,如今的镇尉就是祁阴子的两个镇丞儿子兼任、以及两个庶子担任。
在县城的城主府中有备案,这三种属官各有四人,全都有明文规定俸禄,俸禄可以由镇长自行增加,不过一般他们都不太在意那几枚金币的俸禄,毕竟都是武士、还要是镇长心腹,甚至大部份都是镇长本人的子侄,就算不刻意敛财,就别人送的礼都不止十倍百倍了。
镇作为乡的首府,就算是白林镇那种人口稀少的地方也是以数十万计,下面所需要的官吏人数就是成百上千,所以每名镇丞、乡佐、镇尉手下又有数名到十数名主簿和吏目,主簿管帐目、粮饷、晋升等公文,吏目则是管人手和杂务等实务,下面又有着大大小小如书吏、帐房、茶房、杂役、差役、挑夫、马伕等各式各样的吏员,支撑乌骨乡的运作。
这位老书吏则是镇官府里头的一名书吏,专司户籍、镇门出入、任命状等记录,是官府里头最底层的吏员,跟峥二爷的手下军卒地位相当。
可峥二爷那是谁?
武士家子弟、父兄俱是大队长,靠着家世才捞到个小队长当。
连这种最低级的军官,都是唯有军功显赫、或是武士家子弟才能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