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风雨里的罂粟花 > 第4章 上(第1页)

第4章 上(第1页)

“你确定你要这么做?”

当一句充满怀疑的问句问出来的时候,其实能够得到的那个答案早已明朗了,即便那个答案是被硬着头皮回答出来的:

“我确定。”

从小学到初中的时候,有一种情况非常常见——考试的时候,有时认真答题不见得会答对,而靠蒙着去答题的时候经常会蒙对。

我还记得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初在国中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曾跟我暗恋的班花兼英语课代表万美杉短暂地成为过一周多时间的同桌,而在那期间,正好是我那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当初的万美杉至少看起来还不像后来的那般放荡、清纯又文静得很,而我在那时候已经对她萌生了无比的好感,因此,我暗地里也开始在英语上努力起来。

不过有些时候光努力是没用的,我的努力还全都付诸于国一时候的教材内容,那场考试的东西,我基本上没看;

万美杉是英文课代表,她当年的英文水平自然不用多言,结果出成绩的时候,我俩却都是头一回让老师和全班大跌眼镜:有一道阅读题的大题,一共十道题,每题2分,并且还全是根据上下文评判题干对错的问题,万美杉竟然一道题都没对——换句话,按照她写的答案反着来,全是正确答案,且说十道题无论是全写“T”或者全写“F”多少还能拿点分数,而就因为这二十分没到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万美杉这次考试中只得了80分;

而我呢,那十道题我也是完全蒙着答的,倒是没全写“T”或者“F”,而是完全凭感觉写的答案,但是没想到,我那张卷子,除了最后的作文之外,就那十道题全对了,最后再加上我完全按照我会的单词和语法写的作文,最后竟然拿了个50分的及格分——这还不算啥,问题在于,在那次英语期末全年级其中通考之中,全年级除了我之外,那十道判断正误的阅读题,没有第二人答了全对。

但随即问题就来了:

万美杉考砸了一次,短期内被老师们一个劲指责后,她那时候在老师们眼里却仍然是个好学生,下次好好复习、认真答题,等到下次月考或者期末考试那就又是一个榜样;

而我则在那次答对了那些问题之后,没少被英语组的老师和班主任找去谈话——他们根本不敢相信,平时一个上课基本上不怎么听讲、下课铃一打响后就打架斗殴的学生会在全年级全军覆没的一组大题上答了满贯,那两篇文章我当时确实也并不能通篇看懂,我跟他们说我是蒙着答的,他们也根本不信,到最后,他们没有证据也没给我改分或者记过,但是他们人人都在心里默认,我肯定是照着除了万美杉之外的前后左右的同学抄的,即便监考老师并不记得我干过什么小九九、教室摄像头上也没留下我作弊的痕迹,更有些不讲道理的,会觉得万美杉的成绩偶尔的拉胯一两次,完全是被我给拖累的,我的成绩的进步,反而可能是靠着从万美杉那儿抄袭之后的所得。

例子不一定对,但是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有时候事儿做错了,不见得日子过不下去;但是如果全蒙对了,反而有可能承受不起蒙对之后的后果。

就比如一拖再拖的地方大选,在国际上舆论场里已经引发了群嘲:毕竟这是两党和解、政体改革之后的第二届地方选举,尤其是东北这边,日期不断后推不说,还闹出了人名、闹成了全国性质的大乱斗。

那天出街帮着特警和防暴队、甚至后面还出动了的宪兵部队一起弹压地面的所有袍泽们,基本没有没挂彩的,包括女警也是如此;但是根据安保局事后的统计,就F市那天参与在各大街道上斗殴的各个党派的极端支持者中,真正受伤的人却并不多——重伤十名,大部分还都是因为发生大规模拥挤结果造成了踩踏而受了重伤,却没有一个身亡的;剩下轻伤的人数,安保局上报的有四十几名,按照警察局防暴队的统计差不多应该有六七十名——但是对于那天参与到大混乱当中少说有一千几百人来讲,这个受伤比例已经非常的小了。

这倒真不是有人瞒报数目,实际上放眼全国都是一样:有过打架经验的都知道,要是打群架,人越多越打不起来,就算是打起来那也就是两边意思意思,爱出人命的反倒是单挑;像这一天的大动乱更是如此,跟着凑热闹的或者在后面撺掇别人冲的,自己一般不会冲,而脑子热的人就算是再热也轻易不敢闹出人命,世界上其实没那么多像那个叫张胤钊的孩子那样混不吝的人,更何况光天化日的,警察跟宪兵随时都会出来弹压,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下一秒就被人直接瓷实地按在地上,想动也动不了;

更多的人,则是趁着混乱搞打砸抢的,毕竟好些游行和冲突爆发的地点就在商业街周围,只要街面上一乱套,周围的所有橱窗大部分都得遭殃。

哪怕是安装了防弹玻璃的都没用,而且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也别管那些店铺、那些商号、那些企业背后到底有没有政客撑腰、到底是红底的还是蓝芯儿的亦或国外的,从金银珠宝到啤酒面包,贼不走空,甚至是展柜上的二极管或者小灯珠、窗户旁忘了收起来的湿拖布和脏抹布,全都得被洗劫一空。

好在那天咱们F市的维安队伍主动得早,除了大街小巷的碎了不少玻璃,其他的被劫掠的商品财物倒是没损失太多,只不过一时之间,全市的警察局和派出所的拘留室,一时间人满为患,冰雪寒冬的天儿,一打开羁押室的门,夹杂着咸汗臭的热气愣是扑面而能将人怼一个大跟头。

“看见了没有,他们就不适合玩咱们先进文明的”绅士游戏“么?他们并不像他们宣扬的那么”礼义廉耻“!被豢养得久了,自然该当被豢养;被放牧得久了,也就该被放牧!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

——随后,没过一天,在海外的媒体便出现了这样一种嘲弄的声音。

甚至在推特上,一直被人诟病在非法集资以及“扒灰”自己三个儿媳妇的那位成立了所谓“流亡政府”的七爷,和把这些事情拿到明面上说、但自己跟岳母有染又和上官丽萍爆出交媾艳照的七爷的宿敌、一直被人骂作“乱伦鹏”的魏鹏,这两派最近居然因为国内的这场闹剧,而竟然达成了短暂的键盘和睦,一起对国内进行着玩命嘲弄。

于是,这些嘲讽从大洋对岸那边传到亚洲;亚洲的邻国政客们同样这么说,之后又传入境内;境内的媒体同样也这么说,之后又直指东北;到了东北,自然又直指Y省、直指F市。

同时,又有那种自认清高的,清醒的,便不承认自己是F市的、Y省的、生长于境内的、血脉源于亚洲的,便跟着大洋对岸的步调反思,并还要添油加醋一起骂、一起鄙视自己的血脉出身、还有身边的亲朋好友跟邻里街坊。

可大多数人虽然不怎么聪明,但究竟不是傻子。

这样的舆论放到过去必然有更多人买账,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至少参与挑衅、斗殴跟害命的,打杂一切、给人戴高帽的,又不只是特殊年代那些成建制的“红党卫士”。

更何况,随着易瑞明的迅速反应,外加国家议会做出迅速决定,要求东北五选区选票结果公布延期、并且要求全国各地复查选票,红蓝两党又都对各自跟对家的闹事者都放了狠话之后,国内的舆论场也算是在两三天之内彻底冷静了下来。

在这两三天当中,我几乎快闲出屁了,倒不是说我并没有该做的事情,只是很多事情我都无能为力:

老爸这几天还是没有消息,但是对于我请求帮忙的各方面,无论是情报局方面、安保局方面、徐远或是沈量才认识的其他地区的警局的人脉、赵嘉霖她爸爸和那几个叔叔的关系、还是张霁隆遍布东北的庞大的江湖网,全然一点消息都没有,老爸整个人似乎瞬间人间蒸发了,但我还是不愿意在心里做什么“最坏的打算”;

近一段时间里,也是得益于全国大混乱时所带来的差点宵禁的预备警备,大混乱过去之后,实际上的案子实在是没有几桩,全国上下倒是在一时间内太平得很,只是重案一组跟着全局其他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帮安保局跟满街的宪兵打下手,帮着到处抓人、到处审讯,我这边根本忙不过来——我倒是真的发现,在任何的历史时期,只要是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些恶性的杀人、抢劫之类的刑事案件却会相应地少上不少;

所以在这几天里,除了微信打字、打视频电话之外,也根本没空跟蔡梦君真正线下见面;但其实正好,因为她那边临近期末,也有一大堆的论文跟考试需要准备,所以她也必须得收收心,把自己钉在寝室的书桌前或者泡在图书馆里;并且,就因为前些日子举国上下闹出来的闹剧似的暴乱,蔡励晟也有嘱咐她最近校外不太平,要求她还是尽量在校内待着,我要是没事儿了能去找她的时候,蔡励晟也要求我尽量跟她在校园里一起待着;随着一天天过去,我一天天地只能通过手机屏幕才能见到她,我对她也确实越来越记挂——随着时间推移,心中慢慢会被另一个人所占据,这真是铁一般的情感规律。

同时,夏雪平那边尽然一点音讯都没有。

暴乱发生又迅速结束的那天晚上,吴小C似乎是喝多了,给我打了个电话,那天晚上大白鹤分明是在网监处机房加班,鉴定课却没人在。

电话里吴小C大着舌头胡乱地对我骂了足足40多分钟,其中少说36分钟,我都没听清她在说啥;而剩下的那四分多钟里,千言万语汇成三个词:第一个词是“负心汉”,第二个词是“疑心鬼”,第三个词是“雪平阿姨”——仔细想想,我猜她应该是听说也看到了我跟蔡梦君在一起的场景,而自从她知道了我和夏雪平分开之后,她看我时候的眼神就永远带着满满的哀怨,甚至要比她先前知道了我为了夏雪平,要从她身边离开的时候更加的伤心难过。

我想,我肯定是个负心汉,因为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现在已经对夏雪平不再那么的挂念,而除了心中唯一的被永远封存了一小部分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以外,我的整个身心似乎已然被蔡梦君占满。

但对此,我并不那么理直气壮,也全然不觉得喜悦快慰,每当我回忆起我跟夏雪平短暂的点点滴滴,每当我隐藏起内心而回味着跟蔡梦君之间的甜甜蜜蜜,我只觉得自己从内到外,尽是充满麻木的疲惫。

——我甚至都不希望夏雪平会在这期间给我发来什么信息、打来电话,因为就算他给我发了信息、打了电话,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跟她回,应该怎么接电话、跟她说什么。

而在这两三天里,久未见面的美茵倒是跑到局里找了我一次。

说起来,这一阵子我没跟她见过面,可我只要一打开手机,就到处都能看到她——这小坏丫头在这段时间里,竟然已经在抖音跟小红书上成了个拥有百万级粉丝的网红“何漪漪”,她说这个号都是隋琼岚给她申请的,要不也不会给她这些平台账号的ID打造成“漪漪”的个人IP,但在美茵自己的坚持下,还是硬将“漪漪”前面加了个“何”字;最开始是隋琼岚想了个这么个法子,希望能录一些美茵穿搭自己旗下衣装的视频,帮着“祺华洋服”做宣传,从而拉近自己跟美茵的距离,美茵那小坏丫头也单纯觉得有意思,就随意跟着玩了玩短视频,没想到竟然还真火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