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那阳武,因年小才高,得能面试,府考之时,州官在场中将卷散毕,带了案首小童生阳武,上前谓太守禀道:“知州取得一名神童,求老大人面试。”
那太守看了一着阳武,问了年纪,就让在堂上赐予桌凳,另外题,考那阳武。州官辞了,告退自去。
太守心中将信将疑,故意出三个理致题目,分明是想难他一难,第一个是小德人流,第二个是当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第三个是且偶长者义手。
这三个题目,不要说小小童生,凭他那个饱学书籍,也须费力。
哪知阳武记性高强,读得诗文,何止千篇。这三题都有好文记得,提起笔来,略略改窜,一挥而就,日才正午。
那太守看了阳武所作之文,大声赞道:“果是神童,只怕这东昌府中,再无敌手。”遂吩咐库吏,领阳武去赏了酒饭,依旧补做本日考题。
说道:“取你第一。”阳武谢了,去领过饭,又补做了两篇,案出,又是第一。
阳武心中不禁暗自欢喜。
却说那提学道自到了东昌府后,先考童生,后考秀才。
临清为首州,头一日,就考临清州的童生,临清童生,点将名后,经差人提示之后,便过去了。
童生要到提学道案前领卷,领案是阳武。
在那灯光之下,阳武显得愈发矮小。
提学道见状,忙道:“住了!”问道:“如此大一个州,偏要让你一个孩子首案,是何道理?”
阳武知提学道小看于他,遂禀道:“只论文字,不论年纪,宗师大人,若从年纪取人,岂不失之。”
阳武话毕,提学道笑了笑,道:“小时了了,大未必然,从第二名派卷,留这夸嘴的小童生,在我案前面试。”
不消一个时辰,唱名散卷完了,众生各依号数坐定。提学道先出众人题目,才唤那临清州小童生到面前,出一个题目是:“童子见”三个字。
阳武一见,心中坦然,已暗自打好腹稿,遂立于提学道之案桌旁,拿出笔墨纸砚,磨起墨来,也不起草,提笔就写。
提学道见阳武写过了破题,叫一声:“取来看!”只见破题道是,“今人之见童子,见以童也。”
那提学道看毕,点点头道:“有些意思!发与他,做完了拿上来看。”
不消一个时辰,阳武即做完,遂亲自拿与宗师相看。
看到中间二比,道是:“童子之互乡,则习相近,习相远,不可见也互乡之童子,则佳相近,性相远,不可见也。互乡之童子,可见也,童子之近,可见也。”
那提学道看罢,大加称赞,直夸此乃奇才,日后必为国之栋梁,口中吩咐道,“天色尚早,可归本号,做完了本日二题,若果如法,仍当首取。”
阳武听闻,遂领了卷子,照号坐定,去做那两篇文字,仍是他第一个交卷,提学道看了,又是大加赞叹:“神童!神童!真乃神童也!”就当面取阳武为第一。
有诗为证:谁道童心乍离胎,居然夺却锦标还;文章处处逢青眼,报边神童得意来。
试毕,阳武欢喜回家,报之母亲,姜氏自是高兴异常,不题。
却说这临清新城之中,有一大户人家,主人姓吉,名昌鸿,此人确是天生做买卖的料,少年时惯走苏鲁一带贩卖粮食,后来家道殷实开起两座典当,托五个伙计掌管,自己只在家中受用。
吉家赵氏只生得一个女儿,乳名叫做紫依,今年一十有四,此女人如其名,生得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身材窈窕,异样风流,峨眉风眼,杏脸桃腮,有骊姬之容貌,兼夏妲之妖淫。
玉骨冰肌,挥云而揭雪;花容月貌,倾国以倾城。
莲步轻移,恍如飞燕正舞;兰室静坐,疑是仙姬之居。
又且书骛刺民,美艳非常,出落一个好女儿,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