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岁事当长贺 > 第226章(第3页)

第226章(第3页)

“我不是聪明,我是比你更了解华太后。”班贺悠悠捡起地上的白菜叶,喂到灰兔嘴边,“太后并非寻常女子,她的心性比她所表现出来的,强硬很多,也智慧很多。”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必为你担心了。”顾拂松了口气般起身,拍了拍手,“易凡易俗,煮饭,一会儿班尚书留在这儿吃。”

班贺刚站起身,顾拂又蹲下一把揪起地上的灰兔:“来,再炒个兔肉给班尚书加餐。”他摸出一把剪子,“恭卿,我去宰兔子,我在东南角种了点薤白,你看着剪些,再做一盘薤白炒蛋。”

班贺捏着被塞到手里的剪子:“……”

该说不说,自己剪的薤白确实很香。

吃完饭,顾拂送班贺到门外,班贺回头请他止步,不必再送。

顾拂一袭道袍,出尘的面容仿若谪仙,面上挂着诚挚的浅笑,双目清明,言语间透出郑重:“恭卿,祝你,近道无魔。”

班贺笑笑:“顾道长也是。”

顾拂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翠绿小葱:“来,这是给你带回去的薤白。”

班贺低头,看着那把小葱,久久无言。

晚上陆旋和孔泽佑也吃上了新鲜的薤白炒蛋,香得多吃了一碗饭。

自从华太后让皇帝大婚亲政后,她的身影便再未出现在早朝上。

这日一早,进入文华殿的朝臣们见到的不仅是上座的皇帝,还有一旁垂着帘幕的太后。在场者无不心中一惊,却碍于在朝堂上,不能大声喧哗,却止不住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皇帝率先开口,提起前几日的政务,点名官员回答事情进展,有华太后镇场,回话的大臣都紧张了不少,但问过几句话下来,华太后没有说过一句话。

一切似乎与平日并无两样,有奏疏要上报的大臣壮着胆子,挨个上前,说完话回到自己的位置,背后冷汗出了一身,同时也心头一松,华太后在帘幕后喝着茶,始终未开口。

皇帝坐在上位,态度自若,并未因华太后在一旁而事事请教。就算有自己拿不定主意的,询问华太后意见,她也会让太监传话,皇帝再仔细斟酌,与大臣集思广益,事情定会迎刃而解。

下方的大臣似乎对华太后的表现十分满意,没有越俎代庖,干预皇帝处理朝政,前些日子因劝谏太后不要干政闹出来的事端也不攻自破。

与平日一样等朝臣结束上奏,皇帝迟迟没有宣布退朝,而是侧头恭敬向华太后寻求进一步指示。

疑窦丛生的朝臣心知肚明,华太后不会无缘无故坐在这儿,眼下,才是正题。

帘幕后的华太后缓缓开口,声音回荡在高而大的宫殿中,显得分外庄严肃穆。

“皇帝亲政已不是一日两日,我早已知晓皇帝有了长足长进,今日特意到此,是与各位大臣共同见证。正如各位大臣们所说,皇帝已经能很好地处理朝政,不能立刻决断的事情,也知晓与各位大臣相商,使我老怀欣慰。各位大臣,是否也对皇帝的能力没有质疑?”

这话问出来,显然是不会听见否定答案的。谁敢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皇帝尚且能力不足?

这样说,难道是还想让华太后再次垂帘听政不成?

宁王听着,眉心不自觉皱起来,没有贸然出声附和。表面上听着像是夸赞皇帝处理朝政的能力,实际上想说什么,还得看后文。

华太后的话别有深意,一定意有所指。

定国公华明辉忽然大声说道:“陛下自登基以来,便格外勤政,没有一日懈怠,今非昔比。岂止是有能力处理朝政,陛下足智多谋,陛下英明。”

有了领头羊,附和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听着下面朝臣们唯唯诺诺称是,对皇帝一片赞扬之声,华太后嘴角扬起一丝冷笑。

朝臣们安静下来,华太后再度开口:“既然皇帝足以独自处理朝政,那么,我想辅命大臣也就不必如此辛劳,为皇帝处理奏疏了。”

闻听此言,宁王双目圆睁,不敢置信地看着台上,双目锐利,恨不能穿透帘幕。

华太后表演这一出,根本就是为了说出这句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