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我的手机接到一条简讯,内容是一串数字。
特定位置上的数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这是我与Poy约定好的联系方式。
虽然我们在网上一直保持着联系,通讯频道也经过了加密,但重要且隐密的事还是直接见面比较保险。
约定的地方离我住的酒店只隔了几条街。
门口的服务生见到我就直接迎了上来,引导到Poy所在的包厢,打开了门后做了个请进的手势,等我进入后还贴心的关上了门。
“好久不见,Poy。”
包厢只有一个人。我们上一次直接见面还是在半年前的泰国。
“别问我吃过饭了没有。”Poy半躺在沙发上,“喝一杯。”
他的手上端着一杯酒,另外的一杯在桌子上。
“还是先说正事吧。”
放下酒杯,我看了看表,提醒Poy这次见面的时间宝贵。
Poy点了点头,从酒桌下抽出一只公文箱。他能把见面地点选在这里,就不需要考虑安全与保密的问题。
打开公文箱,放在上面的是几份药品代理合同,两家公司的合作项目草案。
几个月前当我知道Poy准备参与新药的竞标,就从朋友与合作伙伴的角度提了一些建议,劝他拿下其中两种新药的代理权,哪怕报价高一点也没关系。
之所以对这两种新药有印象,是我在“原来”的轨迹中与Poy喝酒闲聊时他提到自己错过的机会。
对这两种新药的市场前景Poy其实也非常看好,“曾经”的失之交臂主要还是当时他的资金不足。
靠着在金融市场投机赚到的钱,Poy这次顺利拿到了今明两年的独家代理,同时还附带有优先续约权。
而我也在其中分得一杯羹——这两种新药的国内代理权。
剩下的几份药品代理合同也是Poy的功劳,这方面他比我擅长,虽然都不算是新药,但已经经过市场的检验,合同里还包括了在地化生产的条款。
但这些其实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只是给我和他的见面提供一个合适的理由。
其余文件的大部分,是我在海外的长期投资和实物资产。
还有几份私人文件也需要我的亲笔签字。
特别是后者,是真正的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Poy看着我把文件签完。
所谓公事其实没什么可说的,老朋友难得直接见面,还不如多喝两杯。
在Poy给我倒酒的时候,我装作随意的问起他手上还有没有那件“东西”。
Poy看了我的一眼,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
“那个啊,你要的话随时都有,要多少。”
“两支,不,三支。”虽然只需要用到一支,但考虑到万一我还是留了备份。
他的笑容让我有些不自在,但这“东西”并不是什么违禁品,只不过Poy能拿到的比市面上的品质更好,当然价格也更高。
“我会安排的。”Poy没有继续追问,抬了抬手让我陪他继续喝。
得到他的承诺,我端起了酒杯。至于能否及时送到这件事,Poy在去年就已经证明过了。
从台湾回来后,我联系上猎头公司,把王诗芸的资料发给了他们,并且开出了非常优厚的职位和薪酬条件。
作为北大才女,她的经营和管理能力都称得上顶尖,抛开记忆中的那些恩恩怨怨,就算是为了黄俊儒与黄多多,我也不希望她抛夫弃女,陷在郝家沟那个鬼地方。
几天之后,Poy的公司发来了正式的医药代理合同。有了这几份合同,公司的人心为之一定,从上到下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又过了一周,李萱诗的预产期也快到了,但她始终没有联系我。倒是徐琳打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去长沙。
上次生日宴之后,白颖劝我别和李萱诗闹得太僵,至于郝老狗,多防着点就行。
这次李萱诗生孩子,她也不想缺席,说是想给婆婆留个好印象。
虽然我心里并不在意李萱诗的想法,但白颖这么说也没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