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风流杨家将之宗宝救母 > 第24章 宗玉称了心(第2页)

第24章 宗玉称了心(第2页)

宗英道:“娘,不要紧的,只是皮肉之伤罢了。”

七娘见他声音如常,稍感放心,只是儿子身上有伤,进城的任务就只有靠她了。

她说:“六嫂,你们帮我保护好宗英,我这就杀进城去,咱们再里应外合以解云州之围。”

柴郡主还没来得及说话呢,穆桂英已抢在她前头说了:“七娘,咱们也是此意。待我送你一程罢。”

柴郡主知道她的能耐,便道:“也好,我和宗宝替你们挡住辽兵,桂英你可要快去快回呀。”

于是穆桂英在前,杜月娥在后,两员女将只带了百数十个精壮的将士一路向前杀透重围,把杜月娥送到了南门城楼之下。

杜月娥往城楼上高声喊道:“快快开门,我是七娘杜月娥!”

城楼上有人认得七娘,忙打开城门把她迎了进去。

那穆桂英则指挥着手下将士挡在前面,众辽兵早已见识了她的厉害,连余成龙都败给了她,遂都不敢上来。

穆桂英待七娘入了城后,方才反身重新杀入辽营,她汇合了杨宗保等人,又收拢了剩余兵马一路杀出辽营回到南门外的自家大寨。

到寨以后,众人清点兵马,这一仗折损了三千余众,而且杨宗英还受了伤,可谓损失惨重。

好在七娘杜月娥已经进了云州城,计划也算是实现了一半。

……

前面说过穆桂英早在婚礼的前三天就下山办了几件大事,第一件是去置办了一批杨字大旗;第二件是放出风去,说是杨家将要在这附近一带招兵买马;第三件是安排手下最得力的人手进了离穆柯寨仅三十余里的连云镇上埋伏了下来。

婚礼之后,穆桂英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宗宝母子:那连云镇乃是辽国的一处军粮供应驿站,本来驻扎有三千人,但不久前被调走了两千人,目前只有一千人守镇,镇上前些日子多次派兵征粮,估计是要运往云州去的。

眼下云州城最缺的就是粮草,只是以穆柯寨的人手尚嫌不够,所以她打算以杨家将的名义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然后出其不意拿下连云镇,再带上招来的兵马前去增援云州。

柴郡主和杨宗保听了她的计划自然是举双手赞成。没说的,此事若成,粮草也有了,又拉了一支部队,对解除云州之围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呀!

事情的进展比穆桂英预料的还要顺利,只因这附近一带的百姓多年来深受辽兵之苦,家徒四壁民不聊生,如今听说杨家将来此招兵无不一呼百应,只几天功夫就招了两千余人,再加上她穆柯寨的五百人马,很快就拿下了连云镇。

钱粮有了,马匹和兵器也有了,穆桂英便以那连云镇为据点对新招收的兵丁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整训,那几日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想要当兵的,穆桂英也不敢多要,只凑足了三千人马,便辞别了父兄,与宗宝母子俩一道杀奔云州而来。

等到了七娘设在南门外高地的营寨,才知昨晚辽兵突然攻城,七娘和儿子杨宗英带领五千人马已杀入那辽军的营寨里去了。

穆桂英听了八姐九妹的一番诉说,连称大事不妙,杨宗保问是为何,她说:“辽军多日不曾攻城,分明是要等城中粮草耗尽;现在七娘的援军到了,照理来说此时攻城反而不利,辽军却突然发起进攻,其意必不在攻城,而是要吃掉外围的援军。”

柴郡主听她这么一分析,也觉得很有道理,便问她下一步该怎么办。

穆桂英道:“云州城内现有五万多人,谅那萧天佐也不敢太过轻视,估计这一仗辽军投入的兵马充其量也就三万左右,而且还要防止城内宋军突然出击,以我之见,两位姑姑留一千人守寨,咱们三个带上七千人马前去增援,杀他个出其不意。”

杨宗保道:“只留一千人守寨是不是少了呀?万一辽兵杀过来,把大寨给丢了可怎么办?”

穆桂英道:“这个你大可不用担心。辽军目前尚嫌人手不够,怎么可能匀出兵马来夺咱们的营寨?况且他们只要吃掉了七娘的五千人马,再回过头来夺取大寨岂不是更加稳靠么?”

众人听了都觉得有理,遂只留下一千新兵守寨,穆桂英和宗宝母子等人带着其余人马快马加鞭杀奔辽营而去。

后面的事前面已经提到,这里也就用不着再啰嗦了。

……

单说七娘杜月娥入得城来,早已有人飞马报告了二娘耿金花,二娘非常高兴,她带了儿子宗玉来见七娘,又得知宗宝母子二人无恙,而且杨宗保还讨了个厉害之极的老婆,母子俩更是大喜过望。

一番嘘寒问暖之后,七娘问道:“二嫂,眼下城里的余粮已经不多了吧?”

二娘道:“只怕是撑不了半个月了!”

七娘道:“我此番前来,就是要同你们计议如何把粮草运进城来的。”

二娘道:“如此甚好!只要粮草能运进城来,就不怕辽军不撤兵了。”

于是二娘派人把守备朱大人请了过来,四个人一同计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议妥之后由七娘通过事先约定的信号将所议定的时间和地点发了出去。

当下,二娘把防守南门的重任委托给了七娘杜月娥,七娘义不容辞地接受了。

用过晚餐后,杨宗玉来到杜月娥的营帐看她,杜月娥见了侄儿自然是很高兴,便要他带自己先去南门城楼熟悉一下那里的战备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