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姜树是怎么和这俩“新同事”说的,两人似乎是挺了解他们的情况,问了句“姜竹是吧?”就开始给?他们办手?续了。
先?测量姜竹家开荒出来的梯田,到目前为止完成的一共有十七亩,那些收拾到一半,还没清理出来,没平整好犁过一遍的,都没算数。
沈青越怀疑姜树做手?脚走?后门了,按大虞律例,开荒头三年不收田税,晚一年统计,就能少?交一年的税。
他们这儿有好几亩明显都快弄好了,就差捡捡碎石就能犁了,也没算。
因为各村识字的少?,一般修改籍册都是跟里正?说,户主只需要在确认时候按个手?印就行,表示知道了。
姜竹懵懵地听,懵懵地按手?印,还在给?他新办的田契上签了名?字,再“卖”给?沈青越和赵先?生,一人两亩,然后给?他们俩分别办户籍。
担保人其实还是要有的。
不过由?从前的自己找,变成硬性规定此村里的族长或里正?。
赵先?生家有宅子了,要写到户籍上。
沈青越没有,他是借住在姜竹家,也要写清楚借住,户主姜竹,又?按了个手?印。
为了安抚难民,让他们休养生息,头一年难民也不用交户税,只用交劳役、兵役的钱。
实在没钱的,也可以选择服役,他们县还允许以劳役代兵役,给?县里干活儿,兵役的钱县衙替他们交了。
沈青越和赵先?生没这方面的忧愁,记好了该交的钱,明天跟着里正?去镇上交钱就行了。
折腾了大半天,村里出钱好酒好菜地招待两名?官差吃了顿饭,客客气气把人送走?了。
去姜树家时候,那俩官差还特意跟姜四山夫妻俩说了姜树到哪个镇子去了,叫他们别担心。
姜四山这时候倒是不糊涂,弄了个布兜子给?俩人装了几个梨吃,叫他们路上解渴。
人一走?,姜四山就忍不住开始在村里嘚瑟了。
也不嫌人家晒粮食、扬豆子尘土大,嘴里不停嘚啵嘚啵地吹他们家姜树多能干。
这回村里还真没几个人反驳他。
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有熟人的好处。
今天村里俩孩子按年算够十五了,按月算,一个差半月,一个差俩月,往常肯定就给?算成丁了。
今年没算。
村里还有一个老?太太,一个老?头,按年龄算,一个差几个月够六十,一个差几个月够七十,那俩官差也都给?按六十、七十算上了。
这是真的能省钱啊!!
不过省钱最多的还是姜竹家。
沈青越都好奇姜树是怎么拉关系的。
这才几天?
这也太快了。
其实姜树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一起吃饭。
他和王九、李十三熟,但?看看这哥俩在家里这排行就能想?到他们俩兜里没钱。
姜树也没钱。
但?他和姜竹是亲戚,姜竹和韶宗升、韶宗固是亲戚。
王九实在馋酒了,就真拉姜树去找韶宗固碰运气了。
准确来说,其实不是韶宗固,而是韶宗固他姐夫。
人家家里在县城开着个小酒馆。
别说姜树,姜竹一年都不见得能见这表姐夫一回,走?大街上更不见得能认出来。但?姜树脸皮厚啊,不用王九细说他就弄清这是个什?么亲戚了,进门就喊表姐夫,把人家喊得都发懵。
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有点儿远,但?绕一绕也确实算门亲戚,人家开门做生意的,他找上门了,当然得卖几分面子。
酒水是打折的,还送他们些下酒小菜。
不过姜树也没好意思让人便宜太多,出来前他的大金主沈先生给了他二两碎银子,他是付钱的。
他一付钱,也叫跟他来混酒喝的官差们不好意思宰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