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梅西爆能力早就大不如前了。
或许他的脚下技术依然独步天下,核心力量也保持得不错。
但失去了年轻时的爆度,梅西也无法再像巅峰时期那样随意过掉防守球员了。
感受着体能急剧消耗的梅西不得不提前停止强突朗斯塔夫的选择。
他冷静的把控球权交给了队友迪马利亚。
比赛时间还长,只要他足够耐心,便总能等到拿球挥的机会。
退一万步讲,他这场比赛哪怕挥的空间很小,但至少也帮队友们牵制住了英格兰的一名主力中场。
他相信自己的年轻队友们能够找到打破比赛均势的出路。
实在不行,他也能把体能留到下半场的关键时段……
做出了理智选择的梅西把希望寄托在了迪马利亚和自己的队友们身上。
而早就作出决定要在这场决赛中燃烧自己的迪马利亚也是不惜体能的在左路尝试强突!
但他终归是低估了李琛对他的重视性。
当年在皇马时,李琛可是亲眼看着老穆在无数次的局势困境中选择用迪马利亚打开胜利通道。
要知道当时皇马队内可是有着巅峰c罗这样的足坛历史级巨星。
但穆里尼奥依然更相信迪马利亚的突破。
阿根廷天使的单点爆破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迪马利亚现在是上了年纪,但他的爆能力还在,也和梅西一样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
深知他实力底细的李琛自然不想给他挥的空间,果断安排两翼防守都上包夹。
如果贝林厄姆加本怀特的组合还限制不住迪玛利亚的挥,那李琛就会果断调整,让赖斯和本怀特去对他进行夹防!
反正战术要求就摆在那里,坚决不给迪马利亚在己方防守三区内一对一的过人机会。
实在不行就在防守三区外用战术犯规把他给拦下来!
反正李琛手头的右边后卫有一大把。
本怀特吃到黄牌并不要紧,他还能换特里皮尔,阿诺德以及凯尔沃克上去。
大不了就用对位车轮战耗光迪马利亚的体能,面子什么的一点也不重要,李琛只看实际结果。
不出意外的,迪马利亚的强突尝试再度宣告失败了。
英格兰开场并不着急主动进攻,立足中场防守的踢法让急于推进阵线的阿根廷踢得很是难受。
两翼推进受阻,阵容又受限,打不了简单的长传冲吊。
斯卡洛尼想要继续保持球队攻势的话,也只能堆进攻人数或者是变阵尝试多打英格兰肋部防区了。
于是在上半场第1o分钟后,随着阿根廷的两名边后卫大幅前插。
本该拉边的梅西和迪马利亚都收缩站位,更多的和队友打传切配合,想要切进英格兰两侧肋部获得起脚机会。
但赖斯和贝林厄姆的回收站位很快就堵住了英格兰的肋部防区。
朗斯塔夫继续贴防梅西,英格兰的两名边前卫则是收缩中路,协助队友补防。
在这种情况下,迪马利亚终于获得了在英格兰半场拉边和本怀特一对一的较量机会。
可坚决按照李琛要求挥的本怀特直接就用两次强硬对抗打破了迪马利亚过人造险的梦想。
这让阿根廷获得了一次前场的定位球机会。
可此时蹲坑防守的英格兰队完全不怕阿根廷的定位球威胁。
马奎尔和斯通斯在高空争顶方面的优势太大了。
阿尔瓦雷斯又不是一名传统中锋,根本就抢不过这两个牲口一般的家伙。
此时已经开始大举压上,后防线留出了大片空荡的阿根廷反而是让英格兰队看到了反击机会。
上半场第18分钟,赖斯从迪马利亚脚下断得球权后起大胆的反击直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