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叫一个潇洒飘逸。
李锐望了望天色。
天光已经微微亮。
索性推门走出房间,感受着晨曦和微凉的风,又到了失眠的晨练时间。
一套刀法练完。
王照和杨勇这才走了出来,三人还是如往常一般的吃了肉粥。
李锐的身份一变再变,但早食一事几乎未曾变化。
屋子里的两个人也几乎没变。
他的三个徒弟,梁河继承了他天地盟的事情,今后大概率会走上江湖的路子,刘铁柱则是在铁狂走后,继续经营起了打铁铺子,三人之中,就王照被他留在了身边。
这大抵就跟幺儿守家是一个道理。
成不成器都还好,守得住传承就行。
王照跟随李锐时间最久,不是最聪慧的,却最得李锐喜爱,就是因为性情纯良,从来不乱想。
这样就很好。
王照收拾碗筷,杨勇继续在大柳树下纳凉。
李锐穿戴整齐走出院门。
刚走出没几步,就看到宁中天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大哥,武评的告示到了。”
李锐眼前一亮:
“走,去看看。”
却见宁中天嘿嘿一笑,晃了晃手中的一本小册子。
“前些日子与新来的主簿吃酒,有些交情。”
“我托他找人把邸报抄了一份。”
武评是跟着邸报一并送到虞国各州,然后再由各州官府抄录,放至各府县。
邸报可是个宝,特别是对于说书人。
不少名声大的说书人都喜欢与县衙里的书吏打点好关系,这样就有机会去县衙的库房里抄写积存下来的邸报,然后编成故事,所以邸报可是他们灵感的重要来源。
宁中天能搞到抄本,倒是省去他们到县衙门口凑热闹、闻汗臭的烦恼。
‘是要改一改凡事不喜欢走后门这个坏习惯了。’
李锐笑着摇了摇头。
然后就跟宁中天去了他的宅子。
等他和宁中天跨进门。
好家伙,一屋子的熟人,葛洪、魏明还有谭虎都已经在院子里的石桌旁边围成了一圈,翘以盼。
宁中天咧开嘴。
甚至都不用翻开小册子,里边的内容早就被他熟记在心。
“武评出来了,这天下第一,还是东海城的城主,没变。”
对此,屋中几人都没有丝毫诧异。
或许等那位东海城的高城主百年之后,天下第一才有可能更易。
谭虎甚至都已经在催促:“快说,第五是何人?”
宁中天感受着几人焦急的眼神,颇有几分说书人的淡然:“这天下第二,乃是蜀中的项剑仙,咱们虞国的国师大人还有巫国的大巫还是并列第三。”
“这第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