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小段大人那是酒色全要,从来没有拒绝的说法,现在居然说不。什么叫浪子回头,眼前这位小段大人就是最好的诠释。
不过相比之下,李锐还是更喜欢清河时候的段玉。
“小段大人许久不见,风姿一如当年呀。”
李锐笑呵呵的说着。
段玉微微一笑:“李大人老当益壮,在下佩服。”
说着,不停的打量着李锐。
他离开安宁卫的时候,李锐还是个总旗,没想到再次归来,李锐就成了他的同僚,他工部员外郎,李锐司贸校尉,都是六品,可不就是同僚。
要是他没记错,李锐都已经快八十的人了吧?
他这句话还真不是恭维,眼前这个小老头就是货真价实的老当益壮。
李锐:“此次原本应是姜大人亲自给小段大人接风,可因为公务繁忙,所以就让我来了。”
此话自然九成九是客气话。
姜临仙一个参军,能有啥事?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不过就是段玉还没有到要他来接待的份儿上罢了。
“李大人这就见外了,都是自家人,不说两家话。”
段玉哈哈大笑,很是豪迈
对姜临仙没有亲自露面也不介意,毕竟之前他在安宁卫的时候就已经领教过姜参军的脾性,一般很少参加这种宴请。
不来也属正常。
两人一番攀谈,段玉更是感慨。
他兜兜转转,没想到又回到安宁卫。
与其他那些公子哥无甚区别,都是来镀金的。
段玉本就是军方出生,或许老段大人也是觉得放弃这个身份有些可惜,这才叫段玉走一圈战场,补齐经验。
如此一来,以后的前途还能更广阔。
不看看,他父亲是兵部的侍郎,岳父是将军,一直呆在工部算什么事情,当然是要补足短板,然后重新再回到军中,如此才能有一番大作为。
瞧瞧,这就是出身好的优势。
事实都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便行。
李锐:“听说段大人新婚,未能前去祝贺,实在抱歉。”
段玉摆了摆手:“相隔万里,李大人愿意送去贺礼,我已经很感谢。”
李锐心中诧异。
他没想到段玉居然还记得他送去的贺礼。
要知道,段玉本身就是兵部侍郎之子,娶的更是将军之女。
估计送去的贺礼都能堆成小山,礼单都能铺满整个房间。
段玉居然能记得他。
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段玉自打来了教坊司,那叫一个规矩,目不斜视,看来那位将军之女调教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