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隋朝的棋局 > 第364章 再觅良才(第2页)

第364章 再觅良才(第2页)

刘文静沉吟一下问道:“杜公子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家世履历?”

杜如晦点点头,“家父昌州长史杜吒,晚辈十一岁进京兆府学,十四岁考上太学,在太学读书四年,又在北海先生门下研读三年,先帝崩,因家世清白征为挽郎,现在家候选。”北海先生便是朝廷刚任命的吏部侍郎高孝基。

刘文静又笑问道:“你既然是高侍郎门下弟子,应该仕途不愁啊!”

杜如晦欠身道:“不瞒先生,其实师尊已推荐我为滏阳县尉,昨天我上门请教师尊,他建议我放弃滏阳县尉而选择楚王幕僚,他说他如果有机会,也会向楚王殿下推荐我。”

刘文静指了指桌上一张纸道:“默写《过秦论》第二段。”

这名义上是考校书法,实际上是在考才华,随机让你默一段文章,没有任何范围,那就需要很强大的知识积累才行。

杜如晦沉思片刻,提笔写道: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可以了!”

刘文静赞许道:“书法很不错,你被录取了,出任二级幕僚,待遇每月三十贯钱,年末另外有奖励。”

杜如晦大喜,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他连忙躬身道:“感谢刘军师的信任!”

刘文静摆摆手又道:“再给你简单说两句,因为你是楚王殿下点名录用,所以考核比较简单,正常的录用就比较复杂,难度也很大,一旦被录用,待遇都会不错,目前楚王殿下的幕僚一般有三大分工,一个政务,其次是财政仓禀,第三个是军务,你职务是接替杜文,负责军务,上司是裴文安,你可别小看他,他原本是汉王杨谅的头号幕僚,另外一个主管政务的张云秋是前太子的头号幕僚兼军师,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被楚王殿下收罗过来,好好跟他们学,提高自己。”

“卑职明白了!”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明白就好,走吧!我带你去军务大帐,回头裴公会带你去见殿下!”

刘文静带着杜如晦前往军务大帐,杜如晦正式成为萧夏的幕僚之一,此时的杜如晦只有二十一岁,是萧夏手下最年轻的幕僚。

转眼就到了二十四日,距离婚礼还有一天,萧夏被大哥杨昭带到了婚礼之地,百福殿。

“这一大片都是皇宫举办各种喜庆活动之地,最西面的大殿叫做承庆殿,是给皇子皇孙举办满月周岁的地方,刚才我们路过的两座殿堂,一座叫公主院,是给公主举办满月和周岁之地,另一座叫千秋殿,是老人祝寿之地,皇祖父的每年寿辰都在那里举行。”

萧夏指指眼前的殿堂笑道:“所以这座百福殿就是举办婚礼之地?”

杨昭笑道:“一点没错,当年我的婚礼就在这里举行,不过只限于娶妻,纳妾不算,当然,如果比较重要的娶妾,经过天子特批,也可以在这里举行,公主出嫁也在这里,从这里出,后面有一座院子,院子里有两座楼并为一座楼,很有特色,叫做亲亲楼,洞房花烛夜就在那里。”

走进殿前,台阶上已铺上了红毯,走上台阶,一眼可见大殿里都布置好了,迎面是一个斗大的囍字,四周布置得富丽堂皇,

这时,杨昭见周围无人,他低声对兄弟道:“有件事我得告诉你,老二杨暕不去并州和河北了,朝廷已经取消了并州总管和魏州总管,只留下朔州都督和幽州都督,朔州都督是杨义臣,幽州都督是李景。”

“那杨暕去哪里?”

杨昭又向左右看了看,低声道:“他改为去洛阳,河南府已改为都畿道,他出任洛阳留守兼都畿尹,父亲明年可能要迁都洛阳,宇文恺正在洛阳大兴土木。”

“要迁都洛阳,确定吗?”

杨昭点点头,“基本确定了,但不一定是明年,这可是机密,千万别出去说。”

萧夏沉吟一下又问道:“我还是去西北吗?”

杨昭点点头,“这就是我要向你道歉的地方,让你去西北不是我的意思,是父皇决定的,父皇要保证皇位的正常继承,不允许再出现三子夺嫡,所以就把你派出去了,其实我们都知道,皇祖父是想把皇位传给你!”

萧夏拍拍兄长的肩膀笑道:“你错了,是我主动提出去河西,不是父皇的决定,皇位是大哥的,我绝不会和你争,但大哥一定要注意调养,你太胖了,会影响寿命。”

杨昭摇摇头,忧心忡忡道:“我从来不担心你,我担心的是杨暕,父皇是想让他去江南,但他跑去求母后,最后在母后的坚持下,他被改派去了洛阳,父皇甚至还允许他成立神龙府,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