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姝的事件,其实质疑声本就存在,且时间很早。
比如发帖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会对刘姝近十年来的经历如此熟悉;比如发帖人是怎么发现刘姝在做“职业小三”;比如刘姝的“金主”们为什么能容忍她投入他人的怀抱;比如既然刘姝的“金主”大多有权有势,那么为什么她至今仍只是一家游戏公司的小领导:比如既然发帖人早就知情,为什么不举报她,反而只在网上匿名发帖。
还有很多质疑,有些或许互相矛盾,有些或许根本不算问题,但当这些质疑被汇总起来,被当做武器,当做攻击,它们却无异是锋利的。
因为它不是向讨伐的大火添柴或泼水,而是引火。
它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引发大众新一轮的质疑的讨论,让人短暂地从原有的思维中脱离出来,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
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不是真理,但它对地心说的打击仍然是致命的。因为它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定论,使人惊醒,并开始怀疑。
刘姝事件也是一样。如果最初的爆料贴本身就是有诸多疑问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虚构,那么他们以此为根据所做的一切算是什么呢?
徒劳无功?惹人笑话?
人又是盲目自信的,他们总相信自己是对的,不管事实如何,总要为自己所认定的观念辩解。
于是新一轮的战争打响了。此时此刻,刘姝本人已不再是争论的重点,这是理中客和卫道士的战争,也是固执己见者对人云亦云者的战争。
他们彼此针锋相对,在网络这片既空旷又狭窄的战场上相互厮杀,他们攻讦对方的言语,取笑对方的行为,键盘就是他们的矛和盾,在这场战争里,没有唾沫横飞,没有血肉模糊,但它一定是空前的,划时代的,且愈演愈烈的。
……
扩散的速度比秦光霁预想得更快。
飞往S市的飞机尚在万米高空,满心焦急无处发泄的刘媛只能向温星河倾诉,差点就把网暴者的族谱从头到尾问候了个遍;温星火在休闲游戏里百无聊赖,关服期间一切设施暂停使用,只能满地图逮猫狗兔子,还把程序员顾不上的游戏bug简单修复了一遍。
而在网络上,新一轮的讨论浪潮已然到来,哪怕身处深层网络,秦光霁也能从急剧膨胀的数据流中窥见此论坛参与人数的攀升。
但这并不影响秦光霁的行动。
他的目的很明确——找到始作俑者。
十几年前的网络世界,其架构较之冰淇淋世界要简单的多,不需要秦光霁再用什么灵魂出窍的招数,他只是走进那幢高楼,触碰那些文字,再轻轻撕开一个口子。
他探出头去俯瞰内里的信息流,见众多帖子中,一个特定名词重复的次数格外多。
这是他掀起争论的另一层目的——当人们的注意力从刘姝转向发帖人,他们就一定会提及那个帖子,提及那位匿名人。
这恰好增加了他与网络世界的羁绊。
以广大的宇宙为背景,一条丝线是几不可见的。但如果丝线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那么顺着丝线的方向,便不难寻找它的源头。
好像一条逐渐加粗的钢缆,秦光霁沿着这根钢缆一路向前,他抓住了这条狡猾的游鱼。
不过……
秦光霁盯着那串特殊数字,意外地发现了新的线索。
秦光霁用道具维持着深层裂口的开放,抬头看向高楼顶端——
在他抛出引子之后不久,有一个账号也做出了和他几乎相同的努力。
这个此时此刻仍在活跃的账号,与匿名发帖人来自同一个地址。
而这个账号的名字是:yunxiao——云晓。
————————————
昏沉的睡眠,漫长到世界的终点。
滴。
滴。
滴。
似乎是什么仪器的声音。
身体好重。
不想睁开眼睛。
有消毒水的味道,是在医院吗?
果然是失败了呀。
似乎有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