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明月曾照小重山 > 第122章(第2页)

第122章(第2页)

赵翊的神色没有任何意外的波动,只道:“知道了,不必管他,开始就是。”

李继应喏去吩咐,随后礼官唱声、奏乐起,赵翊带着昭宁踏入大殿之内,祭祀时除礼官和僧侣外,只有帝后能踏足殿中,众人都只能在殿外等候。

一进入殿中,昭宁便觉有种庄严肃穆之气迎面而来,只见殿中幔帐低垂,檀香袅绕,两旁众僧跪坐念经。再细看,这殿中却是分了许多的龛房,每个龛房中皆放置朱漆金字的帝后牌位。前置一张案几,放置供奉糕点,香炉香烛。

昭宁看着觉得新奇,原来这便是太庙,皇室祠堂的内部!

这样神秘之所,世间恐怕也没几人能得见了。

在礼官的指引下,昭宁随着师父一起,执香至各代帝后牌位之前参拜,每拜一处便从礼官手中接过香供奉上。大乾朝至今已绵延三百多年,从开国皇帝至今已历经七朝,有些皇帝曾英武过人,有些资质平平,却未曾出过荒诞不经的亡国之君,故才能绵延至今。

可行至倒数第二个龛房时,赵翊的脚步却慢了下来。

昭宁侧过头,见赵翊执香却没有敬,而是凝视着那朱漆金字的牌位许久。昭宁又看向那牌位,这张牌位比旁的牌位新许多,上书‘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她立刻明白了过来,这想必就是养大了师父的那位高祖皇帝了。

她听闻,师父的祖父对他一向严厉,说是严峻有余,温情不足。但却见师父拿起一旁的拂尘,轻轻地扫去了牌位上沾染的些许尘埃,她心想,师父定是在心里思念高祖皇帝的。可是师父却什么也没说,只将香插入了炉中。她依样插入,心中却在默念:高祖皇帝在上,定要保佑君上这一世平平安安的,决不能像前世那般意外丧生。

说出这个愿望时,她心里突然一紧。

是了!

这些天新婚初成,两人和乐安睦,她甚至都忘了前世……师父死的很早,庆熙五年,就死在西征回来的路上。没有人知道究竟在西征回来的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传回汴京的只有一句话,君上意外逝世,国丧降至。

所以才说是天妒英才,如此英明神武的帝王,正在开拓前所未有的盛世,甚至已经取得了与契丹相战的胜利,为什么会逝世呢。倘若他没有逝世,未来的大乾朝又该是何等的强盛,也绝不会被契丹和女真的铁骑所践踏。

而此时的昭宁,已与师父密不可分,想到师父如果有一日可能会意外逝世,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锥心之痛将她笼罩。

今年是庆熙二年,翻过年便是庆熙三年了。师父的死因疑点重重,背后定有人为,她需要在与契丹的战争爆发之前找出原因……她一定是要救师父的!

昭宁想得入神,捏着香的手指就不由发紧,赵翊也发现她面色有变,心想是否是在太庙中待久了并不习惯,有些怕了。便加快了些脚步,带她走到了最后一个房龛。

但看到这个房龛,赵翊的神色却冷淡下来。

这个房龛只立了一块牌位,上书‘宣仁圣烈皇后孟氏’,其余房龛皆是两个以上的牌位,独此牌位孤独而立。

昭宁已经回过了心神,毕竟此事需从长计议,她急也是急不来的,眼下她还需先做好皇后,熟悉宫廷与宗室,熟悉师父身边之人,才能在日后帮助师父。

她稳了心神,就看到这独一块的牌位,也看到师父对着这块牌位,面无表情许久。他虽面上没有表现,可昭宁却从师父的眼眸深处,看到些许如千年寒冰的冷冽,而这冷冽却又是被更多的漠然所包裹,所以并不显现。

不必说,只这独一房龛的独一牌位,昭宁就知道,这是师父生母宣仁皇后的牌位。

她想起曾听徐敬说过,宣仁皇后对君上并不是很亲近,但是再不亲近,也是生母。可是为何,师父对着宣仁皇后会露出如此复杂的神情。仿佛面对的并不是生母,而是……仇人。师父和宣仁皇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往事?徐敬说师父除了高祖看重,父母却皆不爱之,难不成竟是真的?这深宫内帷,究竟有什么不足外人道来之事。

昭宁轻轻吸了口气,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笼罩了她。

赵翊看着那牌位,久久不上香。

那香已经燃了一小节,香灰卷曲,落在了地上。

昭宁见那香灰,便伸手扯了扯赵翊的衣袖,小声借口道:“师父,我们快些祭祀了出去吧,这屋里憋闷得很,我呆得有些不舒服!”

虽不合礼制,但她相信师父定不会从她。

果然赵翊随之就回过神,看了她一眼,似乎在判断她是否有事。觉得应是无妨,上前一步上了香,昭宁便也随之把香奉上。

这时候两人祭祀完毕,跨出屋宇。早已等候许久的刘继才上前一步道:“陛下,太上皇方才传话过来,说他身子不适不能来参加祭礼了,请陛下和娘娘到太康宫一叙。”

昭宁嘴角微动,虽还未见到太上皇本人,但这作风她已经能感受到了。这宗庙中睡着的人,他可真是一个都不想见啊。

不过她,倒是极想要见一见,这位她听闻已久的太上皇,毕竟她心中还有一些关于前世的疑点,与太上皇有关。

赵翊也并无什么特别的神色,赵俭无论做出什么事,都不会超出他的预计,只淡淡道:“摆驾回宫吧。”

第132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