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雕养大的孩子,当然也谈不上精细。好在,这诗酒洞府本就得天独厚。白无过要是肚子饿了,那就吃点蛇羹与蛇胆。要是嘴巴口渴了,直接到洞府前的水帘里面接水喝。李灵运还找到了“白千秋”留给白无过的东西。其中一份,是“追风腿”。这是白千秋的独门身法,他能被江湖人称为贼王,并且从皇宫逃脱,这东西功不可没。然而,李灵运算出了白千秋的死因。知道朝廷有了新式火铳。这对江湖人来说就是绝对的噩梦。白无过若想自保,那就得与白千秋撇开关系,他的武功就更不能学了。可是李灵运想着自己来都来了。不妨顺手给白无过留点机缘。毕竟——这小子在预定的命弦之中,将会是武林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李灵运无意去干预结果。只不过,今日白无过失去了一桩机缘,自己照例给他补上。就用“丈八金身”吧。虽说如今是末法之世,可是这洞府因为有了仙人的庇佑,暂时不受影响。而且,白无过这小子注定是要吃蛇吃到吐了。太虚与太补都不合适。所以,李灵运给他一个消化掉体内那些气血的途径。至于剩下一件东西。那是贼王“白千秋”毕生留下来的宝藏。李灵运顺手替他挖了出来。这笔钱财为数不少,但是大部分的来历并不光彩。他从中挪出一部分留给灵雕。等到将来白无过长大了,这笔钱财给他备身。剩下的那些,可以用来修缮村中学堂,亦或是扩大客栈的养殖场,平日布施些东西,给乡亲改善改善生活。这算是替白千秋赎过了。……接下来的数月。朝廷方面对武楼展开了清洗,因为群龙无首的缘故。这个当初由四季楼分离出来的组织,终于覆灭。天启帝亲自见识过了新式火铳的威力,于是加紧又让军器监筹备,先将宫中精锐长枪换炮了。至于更多的火铳,还在投入生产。等到大明军士配备足够充分。没准,他们还可以尝试在陆上进行扩张。这是国朝势力发展的必然。不想让大明百姓吃苦,那就只能将苦头转移到旁人身上。站在天启帝的立场上。这是可以接受的。……一晃眼,又是五年过去。到了天启二十年。清平帝当了二十年的太上皇,如今已经年至八十。他是大明开国至今,历代帝王中最高寿者。不出意外的话。清平帝还可以继续活下去。如今国朝内部的局势趋于稳定,天启帝靠着自己组建起来的火铳队伍,掌握了极强的武力。不需要担心有人会生乱子。所以,清平帝打算趁着自己脑子还灵光,双腿还能走得动路的时候,再出去看看。不止是大明本土,还有海外之地。天启帝没有拒绝。甚至,他还让时年六岁的皇长孙陪同,这孩子名叫朱权垚。清平帝看着小曾孙。他想起了当年自己在这把年纪的时候,被花师带着游历天下的事情。一晃眼。七十多年过去。清平帝自己从当年的皇孙,变成了如今的曾祖父。现在有机会,当然是要故地重游。清平帝率先去了燕王府。然而——他当年见到的燕王府已经不在,燕王一脉搬进了新修的王府。这是因为十年前。王府的一道拱门因为年代久远,忽然间断裂,好巧不巧砸死了王府的一个下人。燕王觉得不吉利,于是主动向朝廷上奏,请求重建府邸。这道奏折很快得到了批准。因为在这件事上,哪怕一直对宗室和勋贵有意见的朝臣,他们也挑不出毛病来。燕王府,是大明立国至今,唯一还在传承的异姓王府。因为存在的时间足够久远。他们这“异姓”的身份,到了今天已经不再是劣势,反倒成了一种鲜明的个性优势。可以让他们在争取利益的时候获得更多便利。再者,燕王府的建立年代,距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于情于理。他们想要搬一个新住处,这与挥霍都是不沾边的。毕竟,不是每一座建筑都能得到皇宫那样精细而专业的保养。清平帝倒是忘了这茬。他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本来有一肚子的故事想要说给小曾孙,但是现在只有相顾无言了。唯一能让他觉得熟悉的。可能只剩下变得更为残破,但确实保存了下来的首任燕王“燕守战”的盔甲与佩剑。他们再度启程,途经了玄都观。这里是清平帝的曾祖父“玄皇”的道观。他的脑子里还有祖父道帝相处的记忆,再加之这些年钻研医术浸染而成的渊博学识,三言两语之内,道门的知识可谓信手拈来。,!而且,清平帝如今还能以医学的角度,剖析道门的养生之法。他自己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清平帝是一个合格的讲师,但是皇孙显然不太有兴致。这小家伙只听故事,一旦清平帝讲别的,他就给人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一时间,清平帝有些哭笑不得。最终只能带着皇孙再度出发。下一站,来到了西域。根据花师所言。当年他在这里见过拜火帝国的皇帝,可是如今清平帝的脑子里已经不剩下多少记忆。至于拜火帝国的发展。清平帝倒是有印象的,他当年回京之后没多久就登基了。大概是清平五年。拜火帝国的皇帝驾崩,帝国内部发生叛乱,分裂成了东西两大帝国。西拜火帝国经历了十字军东征,以及大食教余孽的打击,在清平二十五年宣告灭亡。如今东拜火帝国,则是靠着内部的几个邦国,堪堪维持住局面。强国败落,这几乎是一种必然。大明也不例外。若是没有当年魏王叔摄政十年的铁血手段,扫清了道帝开海的积弊,只怕早在七十年前,大明就走上盛极而衰的道路了。所幸,他与天启帝父子同心,如今推着大明走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清平帝走完了西域,按照路线要进蜀地了。可是如今蜀地的江湖并不平静。天启帝仿佛有着自己的主意。清平帝干脆绕开蜀地,他打算前往扬州,把最后一碗茶给喝了,这就算是走完了自己在大明国内的路,然后就可以出海了。“四喜茶楼,那掌柜的舞得一手上佳的‘长生仙游’,颇有花师的风格,朕倒要亲眼看看。”:()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