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抚掌而笑,“此计进退有度,着实甚妙。光渡,你可真是没叫孤失望。”
可光渡再次反转,“他若是不敢回来,反而是陛下的机会,西风军行军疲惫,刚从前线班师,粮草军备已尽是消耗殆尽,比不得陛下的兵休养生息多时,他仓促迎战,反而是我们的机会。”
户部尚书拟封李元阙赐赏,愁得一夜都没睡,连夜拟了十几个方案,依然拿不准皇帝最准确的意思。
主和的礼部尚书,紧绷的背脊松懈下来。
“而陛下,也只需要看他到底回不回来。”
简单几句寒暄后,户部尚书便隐晦提起,光渡闻弦歌而知雅意,轻声说了句“类如曹相”后,独自迈入大殿。
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只以为光渡是在劝谏,心中吝啬地给出赞扬,光渡虽然是个年轻气的,但至少没有像朝廷上的那些愣头青一样,做事如此大火气。
礼部尚书已经懵了,但他这种老狐狸,已经品出几分光渡的用意。
翌日上朝时,他特地等了光渡,终于在光渡出现在宫门前时,他才“正好”从马车上下来,与光渡一同入宫。
只从昨日看来,光渡对皇帝于此事上态度和心思的了解,显然远超出于他,而这件事要命,他确实需要从光渡这里,探探皇帝的意思。
“陛下不如赐以厚赏,召李元阙回中兴府犒赏,接下来,就只看李元阙会如何做。”
皇帝要一个个听过他们的意见,是真的在思考揣度,还是他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
皇帝的表态,让光渡确定了他没有对皇帝判断错。
而那些有手段的老将,又与李元阙的外祖父交好,皇帝不信,已经搁置许久,双方怨念已深,嫌隙难解,难以所用。
皇帝内心对李元阙个人武威,是非常惧怕的。
或者说,至少以他现在资历,这么做无疑于自我逐离。
即使是他心中已经做出决定,皇帝也需要一个人,来替他将他心中的话说出来。
早在朝会之时,光渡不发一言,却已经在心中推演李元阙在面对来自中兴府的试探后,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细玉尚书转过头,眼中精光闪烁,快速打量着光渡。
这话中的意思,便是先按下了。
只看皇帝的态度,再看如今户部尚书都与之攀谈的模样,便知道西夏朝内的格局,正在变化。
光渡被皇帝点名,这场合与站在朝会上不同,唯一不能做的便是站在中间打太极。
他只是想看看这些人心里都在想什么,皇帝素性多疑,又重名声,如今更是风吹草动,便是草木皆兵。
户部尚书与光渡并肩而行,其他百官都落了数步,虽说最近朝局变幻莫测,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如今,皇帝给了光渡机会,让光渡来担任自己的喉舌。
……
光渡恭恭敬敬地向皇帝拱手道:“如此一来,李元阙无论是进是退,陛下都无损贤君之名,更是留有后手,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陛下才有更多选择。”
……皇帝也可能是在明知故问。
就是这位容貌极美的工部尚书,已经在如此惊人的年纪,逐渐逼进了最中心的位置。
皇帝眼光一直盯着光渡,带着欣赏,“你继续说。”
“陛下胸襟非凡,在天下面前昭示仁君之风,那么,李元阙无论来不来中兴府,他都比不得陛下因此事传出的贤名,若他拒不受过于封后的赏赐,陛下可命翰林着墨,宣扬其忠正为君,王佐之德,李元阙受此贤名,他日若还生出反心,那便是辜负圣心,他不占情理,亦不占法理,天下翰林学子口诛笔伐,便是民心不向。”
细玉尚书难得和颜悦色,主动给光渡递过台阶,“可李元阙若受封,那岂不是让陛下白白送出如此封赏?”
他最关心的,是李元阙是不是要反了,什么时候反,怎么反。
话说到此,光渡怕是要主战了,礼部尚书心下叹息,将目光移开。
最后出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他袖子里揣了三个拟成的折子,每个折子的封角,都有一个不相同的标号。
“这便是此计的第二着了。”光渡语速不疾不徐,从脸上看不出情绪,年纪虽轻,却也修成不动声色,“李元阙若领厚赏,又不来中兴府谢恩,那便着人宣扬他狼子野心,目无君主,败坏他如今的好名声……毕竟此时,西夏内外多少双眼睛都在看着陛下与王爷,此民心之争,不可不争,陛下。”
“回来,也无需惊慌,陛下虽然没有万全准备,可他李元阙又如何?他更是毫无准备,他敢回来,便说明西风军不敢动手,那么他只身进宫,诚如细玉尚书所言,便是最大的机会。”
户部尚书站在原地,冷汗刷地就下来了。
怎样应对蒙古的索取,对西夏的未来更有利,光渡知道,这不是皇帝现在最关心的。
天子怎么会有过?也不该承担任何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