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776章 关于皇家理工学院的人才分配(第4页)

第776章 关于皇家理工学院的人才分配(第4页)

户部年终审计,人才缺口最大,最起码缺了二百人,才能按期把审计账目做完,理工学院好不容易培养了这么多的账房,结果全都流入民间,户部的愤怒可想而知。

户部本来打算用十五年的时间,打造出一支过五百人的审计,把大明的账目好好算明白。

“陛下要不要强令比例留任?”沈鲤低声说道。

皇帝还没进门,礼部就给了皇帝一个大难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因为薪酬的问题,很多的学子选择了走向民间,设立皇家理工学院,解决朝廷人才短缺的目的,没有有效完成。

沈鲤这意思非常明确,在皇家理工学院推行忠君教育,朝廷挑完,再让民间挑。

“人不够就多建点学校,强行留下,也没那么个必要。”朱翊钧摇头说道:“这种事,强求不得。”

强求的结果,反而是离心离德,愿意离开,朱翊钧只能祝福他们前程似锦,这是个供需问题,从供应上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之法。

强行规定比例,闹得人心离散,反而失了皇家理工学院的本意。

“理工学院已经修好了,但一年仍要支出二十万银,这里面六万银,是学子的膏火费。”沈鲤提醒陛下,不强令比例留任朝廷,最终的结果就是皇帝花费了重金打造,每年花二十万银维护,都给别人做了嫁衣。

一向做赚钱买卖的陛下,在这件事会赔钱,而且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赔钱,大败亏输的赔。

膏火,是学子们的生活学业补贴,来自于内帑直接拨款,每名学生一年为六银,补贴给学生吃喝生活所用,六银已经很多了,能买十二石米,也就是一千八百斤米,什么大胃王也吃不完。

这笔银子主要用途还是笔墨纸砚书,这些都是极为昂贵的。

“这办学校,教育,从财政来看,的确是个赔钱的事儿,而且建的越多,赔的就越多,但培养的人才,让大明国朝各行各业都有长足的进步,这就够了。”

“再说了,蒙兀儿国不是送来了留学生吗?”朱翊钧笑着说道:“可以填窟窿的。”

赔钱是不可能赔钱的,只能学习下英格兰的大缺大德,通过压榨留学生的方式,来填补大明高等学府的亏空。

至于基础教育的亏空,那就不是通过压榨留学生能够解决的,基础教育是公共事业投入,赔钱也要做的国之长策。

“那就取消膏火为宜,改为激励。”王国光立刻补充道。

吃皇帝的、喝皇帝的,就连学习的地方,都是皇帝自掏腰包修出来的,承了皇帝的恩情,不感恩戴德,一溜烟都奔着高年酬去了。

不如把皇帝给的补贴放到官署的年酬里去,这样激励学子留任更好。

“大司徒,教育的帐不能这么算,可以额外激励,为什么要砍掉这些膏火呢,那穷民苦力出身学子,如何读完这四年?”朱翊钧站在卧石前,仍然不肯改变主意。

学理工的学子,出身顶天就是个寒门,没有那么多的余财,四年的束修要一百二十银,即便是皇帝提供了六十银无息学贷,但六十银,对寒门、甚至是泥腿子出身的学子,仍然是巨大的负担。

朱翊钧也是看到了这一现状,才每个学子每年给六银,让他们好好学习,不必为生活所困。

张居正往前走了一步说道:“陛下内帑富裕,举世皆知,对陛下而言,六万银不算什么,可是这斗升恩升米仇,给的太多也不是好事,陛下的恩泽,很容易被当做是理所应当,愿意给陛下效命,理当多给点才是。”

“全都领膏火,看起来人人都有,公平无比,但其实很不公平,对愿意报国的学子的不公平。”

“先生所言有理,那就依礼部部议吧。”朱翊钧思索了片刻,点头说道:“愿意忠君报国,确实应该多分点。”

朱翊钧认可了张居正的提议,皇帝的恩情还不完,那也得让学子知道这是皇帝恩情才对。

具体而言也很简单,入学询问是否愿意报效朝廷,如果愿意则有膏火,领了这份膏火钱,就得给朝廷效命五年,才可以自决去向。

陪同皇帝一起参观皇家理工学院的朝臣很多,他们都在小声议论,这前面也不知道生了什么,皇帝和大臣,在理工学院门前,讨论着什么,但看起来,最终说服了陛下。

朱翊钧走进了皇家理工学院,一进门,就是一个藏经楼大广场,左手边还有一个正衙钟鼓楼负责报时。

在藏经楼的右侧是大明必修课教学楼,清泽园。

“这就是民间传闻的崇古楼吗?”朱翊钧踩着青石路面走过了广场,站在清泽园前,仔细打量了下这个中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笑着问道。

“臣羞愧。”王崇古赶忙俯说道。

皇家理工学院所有的教学楼,都是他设计的,一个回字形楼,主要是为了所有学堂的采光,一共为五层,王崇古给它起名为成贤楼,就是教学楼设计通稿,所有教学楼都可以在这上面增减,但民间普遍叫它崇古楼。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