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仅仅是毛呢官厂和煤局,如果遍布大明的所有官厂都进行效仿,毫无疑问,不用二十年,工党就是大明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庞大力量。
“臣遵旨。”冯保俯领命。
连和大明高度趋同的李氏朝鲜也是如此,吕洞宾和狗、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总是不断的换上新衣,反复上演。
“王次辅这是要做什么?他还要兴建一万个官舍?”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有些疑惑和不解。
林辅成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也简单:东施效颦。
而这些娼妓里,五成是倭女,四成是夷人,剩下的一成来源比较复杂,这里面有波斯人、有红毛番、金毛番,还有黑番。
朱翊钧笑着摇头说道:“少司徒啊,你怎么不说,朕用黄金打点台表,或者干脆打个黄金靴子,来让人们相信呢?”
棕榈仁油是黄色,这些油有一种核桃的香味,所以更加昂贵。
相比较之下,大明的小农经济生产效率其实不高,主要还是以吃为主,而不是作为商品。
但这次周良寅只打关系户,看起来更像是党争,把那些不听话的人统统赶走,而不是周良寅说的清汰。
汉人女性没有从业者,不是说南洋人口流动中,没有汉人女性,而是流动到南洋的汉人女性,通常都是工匠们择偶的优先选择,而且因为人数少,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彩礼也要的比极高。
“你去把大司徒和少司徒叫来,他们这本奏疏,朕有点疑惑。”朱翊钧手里拿着一本奏疏,他有点拿不准。
大明这种普度众生的怜悯,也是一种傲慢。
其他的农产品生产,也是如此。
内阁还在坐班,一直到大年三十。
朱翊钧看完了奏疏,思考了片刻说道:“年后,让陈末带两名提刑千户,前往宣府和大同府,不是周良寅说什么就是什么。”
清汰,清的就是领俸禄却不干活的那些人。
林辅成还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南洋姐。
而住在庄园里,具体管理这些庄园的管家们,手里有武器刀枪剑戟,弓箭,甚至连火铳都有。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王希元这个顺天府丞,整天忙的脚打后脑勺,顺天府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快到王希元都感觉了由衷的陌生。
林辅成是不太能理解,这些黑番也有生意,而且看起来还很不错的样子。
“陛下,这其实是为了大明宝钞,这些黄金是不直接兑现的,黄金收缴到国帑内帑之后,就储备下来,为大明宝钞背书。”王国光解释了户部改变主意的原因,为了大明宝钞。
“陛下,王次辅是工党的第一任党魁,他必须要趁着自己活着的时候,为大明做点什么,这样一来,王次辅就不会是工党的最大弱点了。”冯保再次表明了王崇古兼济天下的动机。
种植园的土地、棕榈树、拉棕榈树的车、油坊的土地,油坊的木棒、筛框、铁桶、蒸煮棕榈果的铁锅、旋转压榨机,全都属于庄园主,这些生产工具是不允许被带出工坊,甚至连各种撬棒都是固定在机器上。
大明存在很多的筑炉匠,就是专门给各种人家砌筑炉膛,炉子砌的好坏,全看筑炉匠的手艺,西山煤局找了近百个匠人,教他们如何筑这种马蹄回风炉。
“你说的朕明白了,不就是骗吗?”朱翊钧摇头说道:“朕的内帑里一共就九十三万两黄金,也没动过。”
“这样啊,那明年起,就收黄金吧。”朱翊钧认可了户部的意见,同意了收蓄黄金的做法,大明现在的物价稳定,是因为白银和赤铜在大量流入,一旦断流,就会出现物价暴跌的可能。
物价暴跌,对于不行钞法的大明而言,就是大雪崩。
这意味着所有人的财富都在缩水,手工作坊所有的存货,卖就是赔,而且生产会停滞,大明手工作坊会破产,还关系到了脱产工匠们的生计,一旦有这种趋势,即便是行大明宝钞,也要阻止这种雪崩。
不展就不能分配增量,不展还要退,那就得分配存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