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劳烦使者担心了。”
威胁大明?问问船上的三十六斤舰炮,答不答应!
“中国有句古话,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朝安定强盛,无论如何谋事都特别容易成功;可是国朝衰弱混乱,即便是再强的计谋也无法实现。自万历维新以来,陛下殚精极虑、群臣鞠躬尽瘁,大明恒强,故谋成。”陈学会的话,同样非常不客气,甚至有些教训的口气。
大明是天朝上国,把各国使者当孙子训,按照永乐年间《藩国仪注》,大明使者前往四方,国王要跪着和大明使者奏对,也就是陛下反复告诉大明上下内外,不得傲慢,陈学会、高启愚他们才收敛了一点。
佩德罗听闻,本来想反驳,但他还是郑重的说道:“外交大臣所言之事,我一定用心记下。”
“在来到大明的路上,我听闻,大明的部分商船,已经出现在了瓜亚基尔,我的国王,并没有给这些商船许可,他们不应该出现在这些地方贸易。”
瓜亚基尔,就是大明口中的鹏举港,显然佩德罗知道了大明打通了这个航线,大明商船抵达鹏举港的事儿,是无法瞒得住佩德罗的。
毕竟佩德罗只要到了鹏举港,就能看到大明的货物,看到大明的商贾,甚至能看到大明行的海外通行宝钞。
要隐藏大明商队打通了航线这件事,就像是一头大象要躲在一棵小树的后面,根本藏不住。
“我们的商队,并没有用火炮炸开水门,而是极为顺利的入港,并且完成了交易,我不知道使者在指责什么,如果瓜亚基尔港不允许的话,我们的船队也无法进入才对。”陈学会把这个问题推了回去。
怪大明商队?大明又没有用大炮打开水门,是遵纪守法的交易,佩德罗真的要怪罪,真的不准大明船队前往,不应该约束瓜亚基尔总督吗?
跟大明哭有什么用,去把瓜亚基尔的总督给杀了。
“这是非法的!我自然会请国王训诫,并且严令禁止没有许可的贸易!”佩德罗大声的说道。
陈学会理所当然的说道:“好,若是瓜亚基尔港不肯交易,那就把船开回来就是。”
“但西班牙本土如此不顾总督府的需要,粗暴而且蛮横的干涉总督府的自由交易,短时间内,总督府还会遵守,但时间一长,恐怕政令也是形同虚设吧。”
“按照我们大明自由派的观点认为:世界各地,应该致力于生产对于本身而言,成本低、效率高的商品,来交换那些无法低成本生产的商品,这样一来,才是互利互惠,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陈学会打出了自由贸易的大旗来,费利佩二世蛮横的干涉总督府的贸易,恐怕是得不偿失,禁止不了贸易,还容易离心离德。
“这是谬论!”佩德罗深吸了口气,十分坚定的反对自由贸易论。
哪怕是这个理论如此的完美,几乎没有瑕疵,他也要反对,因为大明拥有绝对的商品优势,而西班牙并没有商品优势,信这一套才是信了鬼话。
大明有非常完整的自由贸易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分工上的,分工能够提高劳动者对自己分工的熟练度,即熟能生巧,提高工作效率;分工有利于劳动者明、创造、改进生产工具,即巧能生精;而国际贸易,自然而然会诞生地域分工。
似乎只要遵循着这一地域分工的定理,就可以完成劳动效率的提升。
减少对贸易的阻碍,降低关税、减少货物的禁令、增加货物周转的度,对所有参与贸易国都是有利的。
这个理论,表面上是没有逻辑陷阱的,但问题出现了,大明什么都能自己生产,除了白银、原料,几乎没有什么需求,真的直接国门大开,自由贸易,只会把自己脆弱的手工作坊彻底摧毁。
大明拥有绝对的生产优势和成本优势,他们西班牙脑子有病,才会信奉这一套自由贸易论。
“我们要提高关税!要对大明来的货物加征6o%的关税!”佩德罗站起身来说道:“如果再不加征关税的话,西班牙仅剩的一点手工作坊,也会倒在大明的货物冲击之下,所以我们要禁止大明的棉布进入西班牙。”
佩德罗是梅斯塔协会的贵族,这是个由牧羊人组成协会,大明的棉布很显然冲击了梅斯塔协会的利益。
高启愚十分正色的说道:“你们要加征关税,这些关税只会摊派到西班牙的平民头上,而不是大明的商贾头上,便宜的棉布无法广泛使用,衣不蔽体的是西班牙的平民。”
“你这话说的,就像是用力的插了自己两刀,弄得血淋淋的,可是在大明看来,真的非常奇怪,不是吗?”
自由贸易论,在大明看来,就是秦始皇照镜子,双赢。
高启愚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大明在万历初年禁止了生丝贸易,到现在,生丝禁令依旧没有解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