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回复:【你也学会用玩笑话掩饰事实(假笑)。】
维舟边思考边打字:【一开始没想跟你深接触。】
沈飞:【实话果然不好听,可还是要听。】
维舟:【有些实话,不听为妙,尤其是你这样的无神论,不是所有的实话都有存在的意义,你说这件事翻篇了,我希望你是认真的。】
沈飞:【绝对认真,以后不会再提。】
维舟:【谢谢你的医生。】
沈飞:【不用谢,记得按时吃药,感冒真的挺不好受。】
维舟:【是。】
他们竟然可以心平气和的聊天,时长打破了历史记录,感觉鸡蛋就要自己跑下山了。
这边结束聊天,正好施万渝和导演抱着电脑走进茶室。
他俩坐在维舟对面,没多久又进来几个人,都是《郝先生》剧组的成员,大家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
维舟每次说完话都要喝水,施万渝调侃他加入A市最后一批流行感冒的队伍。
这场临时会议进行到很晚才结束,主要落实两件事,精神疗养院的剧情有添加,已经杀青的魏昕还得叫回来,还有导演决定先拍《历史学家》这个最烧钱的故事,经费方面需要财务积极配合。
从公司出来,刚好零点整。
维舟没想到会在跳蚤影业的大门前和傅伯勋碰上,打过招呼才知道,对方是刚刚从片场下工,路过这里来找贺笙吃夜宵。
傅伯勋一见到维舟,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沈飞那模棱两可的答案,心中说不上来什么滋味,有些忧郁,还有点庆幸,可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欣赏维舟的本能。
“维舟,一起吗?”傅伯勋往后一指,恰好是边穿外套边走过来的贺笙。
维舟身体不舒服,想早点回家睡觉,婉拒了。
他和傅伯勋握手告别,顺便冲贺笙摆下手。
贺笙走到他们跟前,系着衣服的纽扣,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俩站在这里说悄悄话也不怕被人拍到,好心提醒,你俩组CP了。”
其实在典礼结束的当晚,这件事就有眉目了。
影帝风波在发酵,傅伯勋的粉丝闹得特别厉害,而媒体报出了傅伯勋的采访视频和两人的合照,然后就有人打头阵,在闹哄哄的贴子里发出一条评论:【传说中的相爱相杀?傅伯勋笑得有点宠是怎么回事,好好嗑】
没多久,这种言论就屡见不鲜了。
维舟和傅伯勋本人都不怎么在意,对此一笑置之。
分别之际,傅伯勋问维舟可不可以去片场探班,维舟有些意外,点头答应了,两人当即约好时间
回到A市的头几天,维舟一刻不耽误地进入片场拍戏。
他的病没有严重,可始终没好,反复低烧,吃药也不管用。
施万渝颇有经验地说:“熬过劲就好了。”
熬到第五天,终于康复了。
而在这期间里,发生了很多事,例如源源不断的影视资源,各种节目的邀约,还有一大堆采访。
李玫按照维舟的意思全部推掉了,至于那些剧本,由她亲自筛选后再交给维舟。
有关《足迹的回声》这部电影也掀起不小动静,在金榈拿到部分奖座后,又入围了海港电影节和A市时代电影节,并且获得了大众传媒最喜爱电影奖,而维舟提名了海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海港电影曾经有过一段很长的辉煌时期,大概十年前开始走下坡路,近几年更是找不到出彩的作品,如今不再受电影人的重视。
在推掉一些大大小小的典礼后,维舟决定受邀出席海港电影节,不管能不能拿到奖,他都想去看看,主要是想见一见自己喜欢的导演。
相比之下,贺笙的《失地》走得更远,凭借故事更深层的内核与立意,直接加入亚洲电影节的名单,还获得了一项国际电影奖,在邻国也收获颇多,拿奖拿到手软,可谓是一战成名。
傅伯勋在金榈没有拿到最佳男主,最终在鄂萍市的金秋国际电影节如愿以偿。
三金之一,可喜可贺。
维舟得知消息后,特意打电话祝贺。
那是一个多云转晴的日子,他刚拍完疗养院的戏份,准备第二天去海港参加活动,这天也是和傅伯勋约好探班的日期。
“恭喜,真心为你高兴,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