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人间政道 > 第1776章 开门纳客(第2页)

第1776章 开门纳客(第2页)

夏亚春也回过神来,笑道:“唐书记说得对,碧海港是三千宠爱在一身,朝明呢港口太多了,十根手指都数不过来,更多依赖于地方正府发挥监督管理职能,所以蓝市长提的这个41%是不是又太低了?”

场面很蹊跷。

先是唐武功与施若桐对掐,然后夏亚春站到唐武功这边,最后他们三人共同反对蓝京。

为何出现这样似乎难以理解的一幕?一切根源在于利益。

施若桐的算计已经摊上台面上了,即省国资加员工持股超过50%,然后最好引入战略投资者占股30%左右,剩下20%由中小投资者瓜分。

唐武功则设想让本土势力代表陆春明的陆家作为主要大股东(此前华隆集团以投资、入股等名义向陆家实控企业注入几十个亿),占股比例在25%左右,陈东规的途海贸易可以借道杨延时的杨家暗渡陈仓,但最多只能给15%,这回绝对不让陈东规有任何做局的机会,因为中小投资者最多只占10%,不可能全部投入陈东规怀抱。

夏亚春为何奇怪地始终与唐武功同一阵线呢?理由很简单,陈东规已经秘密请托过,要确保途海贸易在围城港的主要大股东地位,所以赞成混合改制,也赞成国资45%控股,只不过账的算法与唐武功颠了个倒,陈东规必须稳稳压戚长隆一头。

蓝京出人意料将建议国资占比再降4%,施若桐率先反对,唐武功、夏亚春盘算后也觉得变数太大,难以保证陆家(或杨家)主要大股东地位,况且面临蛋糕怎么切的大问题。

三比一,众口一词反对蓝京所提的国资41%占比。

蓝京面无异色,道:

“还回到刚开始讨论的话题,改制战略是什么?围城港需要钱,钱越多越好,这是主体目标,我们围绕这个目标确定股权结构,不是吗?股权结构的作用不在于保住原有权力,还是尽可能吸引社会资金,只不过在确保国资定海神针的基础之上,这么说同志们认不认可?”

说得入情入理,包括施若桐在内所有领导都没吭声。

“41%设计本身是很精巧的,”蓝京续道,“因为公司治理制度人为要求除国资之外单一股东占比不准超过30%,那么即使它把留给中小股东的15%股份全部吃下即45%也无法控股,因为国资股加员工股正好是46%;那么,是否存在第二、第三大股东联手反超国资控股的情况?理论上可行,实际上不具操作性,因为我们将在公司章程中杜绝大股东联手的操作,否则就属于恶意控股,港口、国资委有权进行回购!”

啊?

唐武功和夏亚春都没说过还能在公司章程当中增加限制条款,心里均不约而同“格噔”一声;施若桐更被绕得一头雾水,感觉这些天已在改制方面下了苦功,可面对蓝京仍象个一无所知的小学生。

也难怪,须知蓝京十多年前就面对国企改制的硬骨头,不晓得啃了多少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公司章程,所有环节与程序都烂熟于心,谁都别想在他面前讨到便宜。

蓝京将他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接着道:

“我为什么说引入战略投资者跟混合改制同一路数呢?在当前高度市场化的形势下,‘引入’只是一个概念,实际上不再可能一对一谈判,说你想投多少钱,股份多少,能持多大比例,那样存在太多人为因素,参与谈判的改制小组领导也有隐患,没人保证五年、十年后翻旧账能说得清楚为什么每股一块七,而不是一块八、一块九、两块?因此投资入股也要竞价!”

“竞价?!”

唐武功和夏亚春同时愣住,感觉蓝京越说越不对劲,与原来预想大相径庭,在官场就意味着失去议题掌控权,很危险的迹象。

“第一股东即控股股东国资委是固定的,然后事先设定第二、三、四哪怕第五大股东的大致比例,譬如20%是第二大股东,14%是第三大股东,9%第四大股东,其余给中小投资者,”蓝京扳着手指道,“三大股东占股比例相当于工程的三个标的,愿意投资入股的几家都叫过来议价,以每股净资产为基价,谁出价高给谁,竞完第二大股东再竞第三大股东,以此类推。”

“这这这……这不好吧!”

夏亚春先急了,“我们关起门来说,围城港在投资市场算不上香饽饽,之所以‘引入’,要放下架子主动联系投资者,别说哄抬股价,朝明有两三个港口都在整体打包基础上打折的!”

唐武功也沉声道:“用工程招投标的方式引入投资者参股,匪夷所思,蓝市长恐怕高估了围城港的吸引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