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许多福知道为何,因为周全说他爹感染风寒后,许多福就想到了盐政那事,当天和俩爹吃饭问了一嘴,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
“那你别上去找季淮恩玩了,他心情不好,肯定是大人们朝堂上的事情。”许多福说。
刘戗点头,“当然了,我也不是傻子,就是大人们的事,咱们再难过也做不了什么。”
“是这个道理,但是长辈心情不好,你有心情打打闹闹?”许多福问。
刘戗:“也是。”
旁边王元孙一言不发,心想要是王家出事了,他定打打闹闹。
因江南道盐政俞洋一案,最后引得两党之争,朝堂上已经水火不容,盛都举人、秀才、书生越来越多人知道此事,各种请愿书,请圣上严查这些贪官与地方世家。
骂的狠了,叫世家吸民血蠹虫。
以前可都是好名声。
科举出身的季悯站出来了,请圣上派他前往江南道,他愿意去查俞洋一案。保荐党一见季悯,声量也熄了些。
“这人虽然是科举出身的,但很是圆滑,左右逢源,他去了正合适……”
“季大人好啊,诸位莫要再轻举妄动了。”冯大人看向众人,说:“此次,季悯前去,我自会派人打点,俞洋一定要保下,还要给俞洋翻案,一个好官被诬陷清白。”
“?冯大人,不是说弃车保帅。”
“糊涂,你也不听听,外头现在骂我们什么,若是此事最后如聂文一等心愿,岂不是坐实了那些骂名,以后诸位如何立足?”
“是,下官眼见浅薄。”
“咱们各位世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诸位也是看出来了,当今肖似太-祖,想重科举选才,若是以后朝堂站的全是科举出身,尔等要等那一日吗?”
乱世未定,世家归祖籍韬光养晦,天下定,自然要入仕延续满门富贵,方可长久。
圣上重科举出身,想皇权紧握,他们这些世家自然要同声共气。
自然也有人心想,冯大人担心过头,这天下是圣上的,他们现在和圣上对着干,也不能太过分了。而且即便是圣上重科举,他们各个世家子嗣,难不成读书还比不得什么都没有的寒门农家子了?
他们有几本书?他们可拜什么名师?他们读的书怕都是出自各个世家之手……
外人看科举党与他们保荐党是鸡蛋碰石头。
如今他们对着圣上,何尝不是螳臂当车呢。
俞洋一事走到如今,这话不好提,罢了。
作者有话说:
多崽:反省一顿饭时间~
第53章
这日早上,圣颜震怒,十多日前的江南道盐政一案圣上终于下了决断,吏部侍郎季悯前往江南道调查。吏部主官员考核任免等事务,若是强行说也能说的上去。
科举党其实有些不满,保荐党倒是很赞同季悯前去。
至于原因为何,众人心知肚明,季大人虽是科举出身但形式做派很靠着保荐官那边,甚至对保荐官有些亲厚,尤其季大人的上峰就是吏部尚书冯大人。
科举党反对,保荐党便拿话堵回去,言季大人同为科举出身,又和柯安是好友,怎么诸位还不放心季大人?还是怀疑圣上?
但谁不知,早在四五年前,柯安就同季悯‘桥归桥’分道扬镳了。
科举党有苦难言,被保荐党怼的无法反驳,外加上这段时间,朝中或是上峰或是同僚,那些保荐官多多少少给他们使绊子,在朝为官也艰难。
只能听圣令了。
早朝一结束,诸位科举党便凄凄惨惨,“他们一党堵的我说不出话来。”、“我等对不起聂大人柯大人。”
也有安慰的:“圣意怕也如此。”、“世家如山,难以撼动。”
有人心里几分怨怼,怪世家,也难免有一丝丝怨圣上,当然这话不敢提,即便是心里想想,冒出这个念头忙压了回去。
当今圣上重科举,已属他们之幸。
像明和末年时,连着借故罢了两次科举,更别提仲瑞了,当时上早朝的官员,科举出身的寥寥数位,当今才登基四年,如今在朝堂上,他们科举一党能和保荐党辩驳一二已是圣上扶持的效果。
“再等等……”、“总有咱们出头之日。”
大家互相勉励,只是心里凉飕飕的,他们可等,但此次聂大人、柯大人受了委屈,两人如今一个生命垂危一个下落不明,柯大人冒死查出的证据,此案怕是最后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