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武将憋坏了!
京营中,禁军十二位驻守城内,三千、五军、神机三大营屯兵城外。
反王起兵后,大虞“军神”薛神策带走“三千营”,南下临封道,阻截叛军。
五军营则调兵前往京城以东,青州边境上,阻拦青州叛军。
唯独神机营一动不动,留下防止京城出乱子。
这令石猛等人难受的要死,身为武官,他们只盼着打仗,要建功立业,上阵杀敌。
如今,赵都安归来,一条口令说要带他们去覆灭青州军,如何能不激动?
“很好,火器在何处?”赵都安欣慰点头,望向陈贵。
瘦巴巴的陈贵得意地捋了下胡须,指了指队伍后头,一长串被大军保护起来的辎重车,每一辆车都覆着防水布,鼓鼓囊囊。
“禀将军,新式火器皆在其上,此番带上火枪千条,神威火炮二十门,雷弹、火鸦等若干……”
陈贵侃侃而谈,这个匠人此刻比一群军官都更兴奋。
新式火器的消息乃朝廷绝密,连枢密院的武臣都无法探知。
这近一年来,整个神机营关起门来造火器,哪怕是同属京营的“三千”、“五军”二营,也只知道神机营在鼓捣火器,具体进展一概不知。
并且,那帮人对火器的印象,也还停留在当初赵都安军演的时候。
殊不知,经过一年的攻坚和改造,如今的火器,比当初军演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很好,很好,”赵都安面露微笑,伸手入怀,取出一纸昨夜女帝命修文馆给他开具的“调兵令”,丢给石猛。
这份军令中,写明任命赵都安为临时督军,负责此次平叛。
调兵打仗,该有的程序手续,必须有,否则他这个三品少保可调不动一兵一卒。
石猛忙接过,展开看了眼,确认无误后,露出笑容:
“既如此,石某等人此行唯大人马是瞻。”
“咦,这是……”忽地,眼神很好的汤平注意到,赵都安取调兵令时,“意外”露出的半卷圣旨。
“哦。这个啊,今早刚刚收到的。”赵都安一副浑不在意姿态,笑了笑,随手将圣旨丢给汤平:
“小公爷好奇,拿去看就是。”
说完,他调转马头,朝大军前方走去。
汤平疑惑接过,将被团成一团的绸布圣旨展开,继而眼孔放大,表情呆滞。
抬起头,见石猛等军官都狐疑看向他,汤平默默将圣旨递给了身旁的将领。
这名武官看完后,一样的瞳孔地震,然后默默递给第三人。
少顷,众人将这封“提亲”圣旨轮流看了一圈,不禁轻轻吸气,陈贵羡慕道:
“大人好福气。”
石猛恭敬地将圣旨折好,道:
“接下来,赵少保的命令,便是陛下的命令。”
若说调兵令,还只是给了赵都安一个督军的头衔,名义上真正的主将,依旧是石猛,那么这封圣旨,则真正令整个神机营明白,谁才是老大。
这时,远去的赵都安声音传来:“兵贵神,开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