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晨曦照在山海关城头上。
吴三桂率大军浩浩荡荡,向着京师方向进。
从山海关到北京城,大约五百里,若轻骑兵出行,一天一夜可达。
大军出行自然走得慢,至天黑时分,才走到抚宁驿。
夜晚休息的时候,范文程来到吴三桂身边,说道:"如此大规模行军,目标太大,恐怕不出两日就会被崇祯察觉。
吴三桂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范先生多虑了!咱们打着奉诏回京的旗号,沿途驿站都会提供补给。再说,崇祯小儿现在哪有功夫管这些?
范文程眉头紧锁:"崇祯此人表面刚愎自用,实则心细如,倘若被他察觉……
"放心吧!
吴三桂哈哈一笑,说道:"如今崇祯在辽东、西北、西南、南洋诸国都派了重兵。就算他察觉有异,短时间内哪来兵马回援?咱们只要抓住这个空档,便可一举拿下北京城!
范文程始终感觉心中不安,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整个计划都没问题,吴三桂让出山海关,更加说明其忠心。
可是,究竟哪里不对呢……
天明时分,大队人马开拔,继续前行。
当晚抵达卢龙驿,扎营休整。
范文程再次找到吴三桂,说道:"吴总兵,我军后方还有两旗兵马未至,行军度实在太慢了!必须提前进!
吴三桂却慢悠悠地喝了口茶:"范先生莫急,若要提,还需等待军令。
"这还等什么军令?
范文程急得直跺脚,说道:"兵贵神啊!我们早到一天,就多一分把握!
吴三桂放下茶盏,意味深长地说:"范先生,行军打仗讲究的是配合。若是前军跑得太快,后军跟不上,岂不是……
“咱们加前进,贝勒爷自然会跟上……”
两人争执之时,营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骑兵户飞驰入营,高喊道:"圣旨到!吴三桂接旨!
范文程脸色骤变,下意识就要往后躲。
可是,营帐里连个遮拦都没有,根本无处藏身。
吴三桂却按住他的肩膀,低声道:"范先生别急。
那名骑士翻身下马,展开明黄圣旨,开始宣读:"时机已到,关门打狗!
吴三桂单膝跪地:“臣吴三桂接旨!”
带宣旨的人离开后,范文程才问道:“关门打狗……是什么意思?”
吴三桂冷笑道:“当然就是字面意思。”
范文程喃喃道:“字面意思?难道关门……关的是山海关?”
“范先生真乃大才,不错,正是山海关!”
“啊?”
范文程大惊失色,不由自主向营帐门口挪去。
吴三桂突然仰天大笑,然后说道:“范先生,你这是干甚去啊?”
“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