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宜擦了擦手,还是有些恍惚:“没有想到,你居然也会爱上这种东西。”
约在这家店,却还是她意料之外的。
叶柏衍笑笑:“叫我名字就好。”
上了几道前菜,两人顺着工作聊了聊。
接下来是周颂宜最喜欢的环节,主厨从一旁掏出金粉喷雾。
周颂宜满眼亮晶晶地望着空气里流动的金粉,发自内心地露出了愉悦的笑容。她双手接过被施了魔法的和牛卷,满足地塞进嘴巴。
事实上,叶柏衍比周颂宜还要期待这个环节,他喜欢看着她昂起头眼巴巴地盯着主厨手中的瓶子,也喜欢她满眼欢欣地等待。
叶柏衍望着她低头慢慢咀嚼的模样,眼里不自觉染上几分温柔:“这么多年,还是想和你说声抱歉。”
怎么这么莫名其妙,周颂宜不解地歪了歪脑袋。
主厨将刚刚包好的寿司放在小碟子里,剔透的鱼子酱在灯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晕。
叶柏衍轻声同他道了句谢谢,随后又同周颂宜讲:“你还记得吗,你第一次请我吃饭,就是在这家店。”
周颂宜愣住,随后点点头:“记得。”
“当时你很爱这家店,叔叔他特意为你在这留了一张卡。你也带我来过,但后来为了不让我有负担,你说你已经不喜欢这家店,爱上了美食街的土豆粉。”
“我知道,其实你一直都很喜欢。”
突如其来的回忆让周颂宜有些恍惚,照理说听到这些应该会觉得有些唏嘘,但周颂宜脑海中莫名其妙浮现出谢行绎的脸来。
她晃晃脑袋将那个名字甩出去,真情实感地说:“都是过去式了,你也不用太纠结。”
叶柏衍笑笑,心里的那团疙瘩始终解不开。
两人的恋爱,是由周颂宜开始,也是由他说的结束。
惠中有两个学部,国际部和升学部。前者都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早早做好出国打算,很少会考虑升学压力,课程也都与国际挂钩;后者则都是实打实靠着高考出人头地的平凡学子,每月的学考都让人焦头烂额。
在他这届以前,两个学部都是单独分开运行的,根本没有可以接触的机会。直到后来新校长上任,为拉动国际部松垮垮的学习氛围,以往国际部不用参加的很多活动都被要求共同参加,例如早会,例如读书报告。
周颂宜就是这样认识的叶柏衍,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他总会作为优秀学生上台发言,清瘦但挺拔,穿着升学部的蓝白校服,如同一株松柏,坚毅挺拔。
那时候的他话很少,每日只想着怎样搞好成绩,怎样赚更多的钱让生病的母亲得到医治,他穿着发白的球鞋,却能在球场上打出完美的三分球。
而周颂宜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她无忧无虑,最大的烦恼就是天冷之后穿小裙子会不会灌风,亦或者昨晚熬夜黑眼圈有些重该怎么办。
他们于彼此而言,都是奇妙新颖的存在,两人相互吸引,逐渐产生情愫。
这么多年来,从认识周颂宜的那一刻起,叶柏衍就一直在庆幸,也许这样惊喜的一项制度就是老天送给他的礼物。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够遇见周颂宜。
叶柏衍爱周颂宜,这个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但爱的同时,自卑已经远远超过了两人的感情。
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周颂宜约会就是在这家餐厅。当时的omakase远没有现在这样大众,他第一次面对面和周颂宜坐在这间包厢,望着在他面前当场制作的食物有些手足无措。
面前的一碟姜片被他当成食物,皱眉全部咽了下去的那一瞬间,他似乎都能听见周围有人传来笑声,而他恨不得在这个世界消失。
后来回家,叶柏衍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第一次认识到了两人之间的差距。
那一顿饭吃了四千五,叶柏仔细算了算,他需要同时打两份工,再拿下最新一年的奖学金才有能力请周颂宜吃上这样一顿,他根本负担不起。
也许是知道会伤害自己的自尊心,周颂宜后来再也没有和他去过这家餐厅,甚至还会陪他在校门口的小摊贩买上一根廉价烤肠。
明明在家里千娇万宠的人,在面对自己时,却要带着小心翼翼,叶柏衍心疼的同时还有有些烦闷。
叶柏衍也记得周颂宜的生日宴前夕,她轻轻晃着他的胳膊拜托他参加。他想过会有落差,但到了现场后才明白,他们之间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差异,更是社交圈,家庭,以及眼界。
被邀请的宾客都是与她家世相当的公子小姐,他们喜欢这价格不菲的礼服,交出来的礼物也让人眼前一亮,而他什么都没有。
叶柏衍无意听见,周颂宜的新年礼物是一颗格拉芙粉钻,而他甚至连格拉芙粉钻是什么都不清楚。
那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谢行绎。谢行绎大他们两岁,叶柏衍和周颂宜在一起时他就已经毕业出国,虽然他曾无数次听人提起过这个名字——周颂宜名副其实的未婚夫。
谢行绎就在楼上被一群人簇拥着,他撑在栏杆上,满脸不屑地望着自己。少年穿着合身笔挺的西装,手上戴着精致的腕表,叶柏衍不认识牌子,但光看一眼就知道价值不菲。
双手紧紧攥着裤腿,叶柏衍努力想让自己的腰背挺得更直一些,但在望见那群人打量的目光时,他还是有些措手不及。
那一年,他也不过十九岁,当时他就发誓,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