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阳城中此时也只有一千刘表军,先前的万余大军早已经撤回襄阳,随后又跟着蒯越南下平叛了。
这一千人本来接纳到刘勋所部还挺高兴,结果没想到这群家伙吃饱了之后竟然还想要跑,更朝他们索要军粮。
刘表军稍稍不满,刘勋军部下就直接绑了人,将粮库抢的一干二净。
天亮之后,他们继续西逃,沿着长江北岸一路逃至蕲春县才撞上了黄祖的人。
“蕲春不可守!”
刘勋拉着黄祖之侄黄导的手:“厉阳城内光是水军就有上万之众,大小战舰最少也有上千艘。我等才多少兵马,如何能守这蕲春。”
黄导大惊失色,他只是黄祖收到警情之后,派来核实情况的。
哪里想得到扬州军就这么杀过来了。
在黄导的思维里,扬州军最少也得动员个几个月吧。
就以黄祖麾下的精锐水师为例,想要出兵,除了极少数精锐可以在七到十天内出,其他部众最少也得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动员时间。否则倒不是一定不能出,而是很难保证所部的战斗力。
出的时间越紧张,战斗力的折扣就越大。
这扬州军居然一声令下,立刻出动,难道是来送死的吗?
刘勋看见黄导的脸色,猜到了对方心里所想,赶忙解释道:“扬州军早就蠢蠢欲动,厉阳城中所部,皆是以临战级别战备的。故而一声令下,大军即可出。”
黄导又一次大惊失色,颤抖着嘴唇道:“我州与扬州乃盟友也,安可如此行事?”
刘勋心中暗骂什么盟友,真是盟友刘表能接纳自己?
就算刘表当刘封、刘备是盟友,可在接纳了自己的投降之后,刘封、刘备父子就不可能再拿刘表当友盟了。
“刘备父子狼子野心,数年之内,鲸吞东南,对镇东将军和荆州阴怀野心,又有什么可疑虑的?”
刘勋还是有些才干的,当即提议道:“蕲春诚不可守,我军唯有后退,至江南西塞山上屯驻,或可阻挡扬州军西进。”
西塞山乃是后世湖北黄石市东面,鄂城县东南。在西塞山上,早就建有防御工事,一直都是江夏郡防御扬州方向威胁的前沿阵地。西塞山要塞的具体位置,恰好就是后世黄家湾水库,这里的江水正好拐弯,而西塞山的山体正好在此处突出于长江之中,从而形成一个长江弯道,人站在山顶,好像有身处江中一般的感觉,被称为“吴头楚尾”。
此西塞山要塞不仅扼阻长江要道,周围还湖泊密布,故为关塞要隘之地。
刘勋能够挑选在这里,说明其人还是有着良好水准的军事才能的。
黄导有些犹豫不决,可刘勋却还在反复催他。
这倒不是刘勋有多看重对方,刘勋是想要拉黄导下水,只要黄导同意了,那从寻阳掳过来的一千荆州军、西塞山要塞里的两千守卒以及蕲春县中的一千荆州军,就都能为他所用了。
到目前为止,庐江中那四千老部下到现在为止,就连一兵一卒也没见到。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没来得及追上自己,还是……干脆投降了扬州军。
手里只有四千余卒的刘勋,既然决定在西塞山上阻击扬州军,自然要想方设法的增强手里的筹码。
至于刘勋为什么不直接去夏口投奔黄祖,那原因自然就更简单了,他眼下只有四千人马,去了夏口,还不分分钟就被对方生吞活剥了。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在西塞山要塞里赌上一把,一来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二来若是能够击退了扬州军,还有机会拉着江夏郡反攻庐江。
黄导自然不知道刘勋心里的小九九,可从表面上来看,刘勋的意见不但正确,而且还是相当优秀的。
请。。。您。。。。收藏6。。。9。。。书。。。。吧。。。。!
黄导在刘勋的连声催促之下,决定采纳刘勋的意见,只是他末了却道:“叔父那处还需我回去问话,如此,西塞山就拜托刘郡守了。”
刘勋一听,心中暗喜,连连保证道:“贤侄身负要务,自当尽早回去让黄太守知晓诸事。西塞山之所在,勋自当与贼血战到底。”
两人一拍即合,黄导在蕲春调集船只,运送刘勋所部和两千荆州军过江,前往西塞要塞。
然后他则逆流而上,赶往夏口,同时去信西陵,让西陵守军也做好防范的准备。
如今西陵虽然已经不是江夏郡治所,可西陵却是坚城,城高池深,人口众多,仍旧是江夏郡内第一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