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是艺术电影公司北美分公司的负责人。
自从艺术传媒集团第二次改革后,李艺书就把重心放在了亚洲市场,不再跟过去一样主要在北美。
艾米作为总裁,未来肯定是要坐镇香江大本营的。
所以她电影公司总经理的职位,自然是要交给别人。
出于对艾米的尊重,李艺书让她自己推荐一个人选。
“已经有了。”
艾米道:“我推荐罗恩·艾德文,他曾经先后在米高梅、福克斯担任过中层管理,我们艺术电影公司成立以后,就入职成为我的副手,由他接管我认为是最合适的。”
艾德文?
李艺书想起这人,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德国裔,为人严谨,做事细心,当初在拍摄《红番区》的时候,很多筹备工作,都是他亲自负责。
“嗯,他不错,那就交给他了。”
李艺书没有多想,直接点头答应了。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随着第一桶金的到手,还有金狮影业的成立,他对北美艺术电影公司其实已经并不太看重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好莱坞的大项目他参与不进去,小成本项目又由金狮影业主导。
当初成立,也只是为了李艺书在好莱坞拍电影能够抵税。
他未来两年,大概率是不会再怎么执导好莱坞影片,有的话最多只是出剧本,然后担任制片人。
当然李艺书还是更喜欢小成本制作,因为金狮影业已经趟出了这条路,如今金狮的低成本影片,在北美院线联盟当中,绝对算得上是有口皆碑的。
只要控制好了成本,那么哪怕票房不高,也能从周边录像带还有海外票房上回本乃至盈利。
现实不是娱乐小说,同样一部电影,同样的演员同样的制作,票房之间的差距还是会非常明显的。
李艺书在好莱坞拍的《第六感》《芝加哥》,包括《红番区》在内的三部电影,都是跟好莱坞有实力的电影公司合作。
而不是单单靠自己。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好莱坞非常非常的排外。
当年如日中天的索尼,斥巨资收购了哥伦比亚后,花了无数的钞票,请了那么多的大导演大明星,拍摄出的影片,依旧拍一部扑街一部。
这种情况之下,李艺书自然不会傻乎乎的拿着钱去投资大片,除非是他给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执导,然后公司投一点钱参与。
不然他是绝对不可能自己砸钱拍大片的。
《尖峰时刻》都已经算是李艺书目前参与主导的极限了。
真正要拍好莱坞级别的大片,只能等,等2oo1年中國加入世贸组织,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开始眼馋中國市场以后才行。
只有这个阶段开启,李艺书才不用担心好莱坞电影公司坑自己。
《哈利波特》系列全球大卖,票房动不动就是全球七八亿美元,各种周边卖的起飞,就这都能被华纳电影公司给做账成亏钱的。
就更不要说其他的电影了。
在好莱坞待过又有一家电影公司的李艺书,自然看的比一般人透彻。
商讨了一番接下来集团展规划后,李艺书就让艾米去做事了,他又拿起手机打给了莫妮卡,让她来自己的办公室一趟。
一进门,莫妮卡好奇道:“亲爱的,你不会是想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