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日本文坛一直以来贯彻到底的理念。
如果你写的小说不能教导国民知识,不能让国民读完后有所感悟,那就是垃圾中的垃圾,根本不配摆在书架上!
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名为轻小说的新兴小说类型,实体书基本以口袋图书的形式售。
石田泰淳看到过几本,都是那种封面比较露骨,基本可以和涩情杂志相提并论的劣质图书。
这些书籍和杂志报纸放在一起,但意外的销量还不错。
但这些劣质小说也加重了业内对大众文学的误解。
他们原本就很排斥推理小说这类误人子弟的文学作品,现在又出来更离谱的轻小说,干脆就一棒子把大众文学都打死了。
偏偏北川老师这次写的《半泽直树》,还真和“说教”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怎么说呢?
这似乎就是一个纯粹宣泄个人情绪,激人阅读爽感的小说。
在此之前,石田泰淳还真没看到过类似的小说。
故事毋庸置疑,一定是好故事。
北川老师的笔力也没得说。
可这样的小说,真的会被市场和业内接纳么?
他不清楚。
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调研市场,然后得到反馈,再做好报表给北川老师看!
这么想着,石田泰淳混着人群,终于走进了拥挤不堪的书店内。
为了配合《大众》的售,书店都提前开张,店员们将一摞又一摞厚厚的《大众》抬出,完全不担心它们卖不出去。
石田泰淳现,进书店的读者基本人手一本《大众》,显然都是冲着北川老师的《半泽直树》来的。
这就是最顶级文学家的市场影响力么?
他不禁咋舌,看来单纯论销量数据,这一期他是不用担心因此被编辑部问责了。
难怪总编昨天开早会的时候,敢信誓旦旦的对全体编辑部编辑说,只要北川老师的书在《大众》上连载,就永远不用担心销量问题!
跟着买了一本《大众》后,石田泰淳没有急着离开,而是观察起周围的人有多少会选择直接在书店看书,又有多少人是带着杂志离开的。
他在统计各类数据的时候,森哲太郎也成功买到了一本崭新的《大众》。
《北川》创刊后,作为特邀嘉宾,他出过好几期文学评论,可惜《北川》的流量不如《文艺》,那些评论稿没有大火。
《大众》是《北川》的副刊,流量肯定更次一些。
换做以往,森哲太郎肯定会把这工作交托给手下的工作室——
以他的流量,《大众》还不配让他亲自点评。
但这杂志上有《半泽直树》啊!
那可就不是配不配他点评的事了,而是他配不配评论!
森哲太郎在书店里找了一个空闲的位置,一屁股坐下后,立即翻开《大众》,忽略掉所有的其他小说,直奔《半泽直树》。
“原来半泽直树是主人公的名字”
森哲太郎恍然大悟。
故事以半泽直树收到产业中央银行的面试邀请开始。
现北川老师竟然使用了真实的银行名,而且里面的一些黑暗细节如此详细,这让森哲太郎顿时眼前一亮。
“也就北川老师敢写这种纪实类小说了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