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北齐怪谈 > 第414章 迁都(第3页)

第414章 迁都(第3页)

“拜见徐公!”刺史徐远盯着面前的高长恭,看着他的模样,不知为何,眼神忽温和了许多。

“起来吧。”

斛律羡有些不安,明明大家都是平级,可这人看起来就很有气势,让人不由得惧怕。

就像是孩童遇到了长辈那样。

徐远打量着面前的高长恭,忍不住再次点头。

“当真是有高王之风啊。”

他又看向了一旁的斛律羡,“你小子也长这么大了?”

斛律羡只是低头行礼。

徐远是个老资历的大臣。

很早以前,他在地方上当吏,做功曹,而后,他就遇到了一个改变了他一生的男人。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没错,正是高王。

他投奔高王之后,做过县令,当过军官,高欢现此人的才能,就让他在自己身边担任骑兵参军事,跟着自己外出征战,忙军务事。

高欢死后在地方当太守,因为对高洋无礼,被御史弹劾罢免了官职,后来高洋念在他过去的军功份上,就再次提拔,做了刺史,高演继续提拔,挂了将军职,当初刘桃子所顶替掉的卫将军,就是徐远的。

这位资历极深,打仗的经验丰富,治理地方的经验更丰富,平时为人冷峻,但是对部下和百姓都很友善,担任刺史的时候,城池走水,这老头亲自带着人闯进去扑灭,深得众人的尊重。

在他面前,高长恭这样的都只是小辈里的小辈。

高长恭对他也很客气,跟着他往城内走去。

走在路上,新刺史询问起了各地的情况。

这地方的情况让徐远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好在,他这次带来了不少人,接下来的事情,就能有序的展开了。

新刺史到达,可高长恭并没有急着回去,斛律羡先一步离开了夏州,返回灵州,那边也有事情要他来操心的。

高长恭帮着徐远来安定当地的情况。

在一大批的官吏加入之后,地方的情况才真正开始缓和,随着律学室的展,汉国的小吏是越来越成熟了,当初就只是个成班,而现在,是真的朝着治理地方的方式来进行培养的,考核也不再是像过去那般过家家,各方面都变得苛刻起来,难度提升的同时,小吏的素质也在提升。

夏州百姓很快就现了两国小吏的天差地别,其实,汉国的小吏也不是说有那么的温和,亦会表现出不满,亦会严厉,但是至少不欺民。

他们进百姓家里时空着手,出来时也是空着手。

过去那些人,空着手进去,出来的时候,身上都没处放东西了,恨不得推着车出去。

夏州的情况颇为特殊,这里过去作为军事要塞,耕地较少,矿场有,但是难以开采,并非是朔州恒州那样的露天矿。

伪周许多矿场其实都是这样,论量,伪周境内的矿区未必比汉国要少太多,可就是不好开采,藏得较深。

在没有突破技术关卡的时候,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夏州唯一能称道的就是这险要的位置和易守难攻的地形了。

徐远在掌握地方情况之后,决定放弃汉国一贯的作风,汉国每到一个地方,都是统一的套路,先打寺庙和豪强,积累钱财和耕地,而后向百姓们分耕地,再专心经营本地资源,绝大多数州,都是如此路数。

但是在周国境内,这些办法似乎就没那么大的效果了,甚至地方百姓对授田有些抵触。徐远决定暂缓对下授田,采用官员承担制,将公田分配给不同级别的官员们,让他们通过雇佣的方式来耕耘这些耕地,作为政绩核算之一,而这些公田的产粮还是要归于官署,第一步先将粮库充实起来,而后再做其他打算。

平城。

刘桃子再一次返回了都城。

这次的胜利果实,远比上一次要大的多。

整个平城都因为天王的回归而振奋不已。

群臣们看起来颇为的急切,他们整日聚集在一起,低声密谋,当然不是谋划着如何对天王不利,他们是想要让汉王再往前一步。

当初汉王占据河北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称皇帝,只称天王,效仿周国的老路子。

平心而论,只是以河北的几个州郡自称皇帝,或多或少的还是有些不太合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