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弟弟的话,宇文邕顿时迟疑了起来,也不像方才那般自信满满。
宇文宪却认真的说道:“但是兄长对国内的安排,我倒是很想要听一听。当下我们的疆土依旧很多,古人云:在德不在险。若是真的能完成兄长所说的这些革新,让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便是失去了夏州,刘桃子也不能轻易击破我们的军队,登上我们的城池。”
宇文邕的脸色这才好看了许多,他认真的跟宇文宪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争的周国,此刻又因为别的事情而争论不休。
四月,皇帝宇文邕忽然下令:封赏诸宗室。
齐国公宇文宪进位齐王,赵国公宇文招进位赵王,越国公宇文盛进越王,滕国公宇文逌进滕王而鲁国公宇文赟也正式从鲁国公变成了大周太子,去掉了公爵。
此事迅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宗室们格外的激动,从国公进王爵,让他们的地位直接过了过去的那些国公们,双方不再是平级的关系,宗室们开始稳压这些国公们一头。
如今国公们死的死,伤的伤,老的老,根本就没有能站起来反对宇文邕的,相反,宇文邕这些年里提拔了很多宗室进入军府和地方,这些人都成为了宇文邕的先头兵,直勾勾的盯着那些国公们,就看谁敢公开表明自己不满。
朝臣们对此也颇有些不赞成,他们以过去那些大肆封赏宗室而引叛乱的事情为例子,劝说宇文邕。
宇文邕记住了这些劝说者的名字,而后将名单交给了宗室的兄弟们。
一时间,宗室们格外的强势,对着那些朝臣以及其背后的国公们起猛攻,越来越多的位置落在了宗室的手里。
五月,宇文邕下达了第二篇诏令:继续封赏!
纪国公宇文康为纪王,毕国公宇文贤为毕王,酆国公宇文贞为酆王,宋国公宇文实为宋王,汉国公宇文赞为汉王,秦国公宇文贽为秦王,曹国公宇文允为曹王。
在大肆封王的同时,对其余的宗室也各有赏赐,有能力的宗室优先得到提拔,分别到各地来担任刺史,大将军,太守等等。
宇文邕甚至暗示宗室长者,让其寻找有才能的宗室来继嗣那些没有后人的国公,以此来进行封赏拉拢。
一时间,国内大多重要的位置和军队都姓了宇文。
宗室们纷纷高呼,当真是圣王!!
在完成了对内部官员的革新之后,宇文邕终于决定大刀阔斧的对国内进行改革了。
而宇文邕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灭佛。
宇文邕直接下达诏令,诏令里说到如今寺院占有大量肥沃土地和人口,又不承担徭役租税,鱼肉百姓,违抗官府,私下里勾结陈国,在各地宣扬陈国的仁政,导致有百姓们脱离周国逃亡陈国等等,在寺庙内囤积粮食,藏军械甲胄,挑选年轻人来充当武力,有谋反的嫌疑云云。
在控诉了对方的恶行之后,宇文邕要求各地开始灭佛运动,效仿刘汉,清理寺庙,释放其佃户,收回其耕地,流放高僧,烧毁经书。
周国上下惊愕,不知有多少人哭着请求皇帝收回成命,有官员通过辞官或者抗拒执行来反抗宇文邕的诏令。
宗室们此刻就派上了很好的用场,这些刚刚因为宇文邕而拿到了权力的年轻宗室们,亮起了獠牙,开始对这些不服从者下手。
只是短短几个月内,周国之内,也变了天。
小善人家,家家哭号,大善人家,纷纷上路。
灭佛只是宇文邕诸多政策里的一个而已,他不只是要打和尚,他还要打大族,打勋贵。
国内道士们坐不住了,纷纷上书皇帝,希望能将这些寺庙变成道观。
却不知,这是刚好撞在了宇文邕的枪口上。
宇文邕顺手将道士们也给禁了,下令各地在打寺庙的时候别忘了带上道观。
而后,皇帝第五次下令,这次的矛头是直接对准了大族。
皇帝带着破釜沉舟的胆气,丝毫不怕国内会出现什么变故或者动乱,再也没有了先前的束手束脚,抱着要么生,要么拉着你们一起死的态度,开始对一切不公事下手。
皇帝的第五次诏令,再次重新讲述了下耕地和佃户的问题: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谎报耕地者,至死!民庶为人奴婢者释放!
一场巨大的变革在西边开始了。
ps:丁酉,纪国公康、毕国公贤、酆国公贞、宋国公实、汉国公赞、秦国公贽、曹国公允并进爵为王。——《周书·武皇帝本纪》
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周书·武皇帝本纪》
我习惯带着耳机码字,结果耳朵炎症了,听东西很模糊,而且还疼,先前好了点,这几天又复了,得每天滴两次药水,更新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些影响,我争取早些补上,同时也劝各位读者勿要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戴入式耳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