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后,祁老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一早,王主任召集红星厂的几位老工人开了个小会,通报了最新的进展。
“李野那边答应考虑我们的建议。”王主任说道,“但他们要求我们这边也要做出一些姿态,比如先暂停签名活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对立。”
“谷丽翰那边能同意吗?”一位工人担忧地问。
祁老四笑了笑:“我去跟她谈谈。”
当天下午,祁老四找到了谷丽翰。
“你又来做什么?”她语气依旧冰冷。
“我来跟你商量一件事。”祁老四平静地说,“李野那边已经同意考虑我们的诉求,但前提是咱们这边也得做出一点让步。”
“让步?”谷丽翰冷笑,“你以为他们是真心想帮我们?他们不过是想让我们低头罢了!”
“我不是让他们帮我们。”祁老四看着她的眼睛,“我是要他们给我们一个公平的机会。”
谷丽翰沉默了。
“你知道吗?”祁老四继续说道,“红星厂已经撑不了多久了。设备老化、订单减少、资金链紧张……这些都不是靠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拼一把,看看能不能换个活法。”
谷丽翰咬着嘴唇,良久才低声说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我建议暂时停止签名抗议,给李野那边一个缓冲期。”祁老四说,“同时我们要派人参与后续谈判,确保我们的利益不被忽视。”
谷丽翰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听你的。”
几天后,红星厂与一分厂的联合谈判小组正式成立,祁老四作为红星厂代表之一,全程参与了讨论。
经过多轮磋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红星厂的所有职工将按原级别转入一分厂,作为合同工过渡,期限为一年;期间工资待遇不低于现有标准;一年后根据考核结果择优转正。
消息公布那天,整个红星厂都沸腾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但大多数人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老四,谢谢你。”赵三拉着他的手,眼眶有些湿润。
“别谢我。”祁老四笑道,“这是我们大家一起争取来的。”
傍晚时分,祁老四独自走在厂区的小路上,夕阳洒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他抬头望向远方,心中一片清明。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红星厂的重生,还需要更多努力,更多坚持。
但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春天终将到来。
1981年的冬天,终究会过去。
夜色深沉,红星厂的厂区已经静悄悄的,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还亮着,映照出斑驳的影子。祁老四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心里却并不轻松。
合并的事情虽然暂时有了眉目,但真正的问题才刚刚开始浮现。李野那边虽然答应了转正时间表,可具体怎么执行,谁也不敢保证。而谷丽翰虽然同意暂停签名抗议,但她心里的疙瘩并没有完全解开,随时可能再起波澜。
“这事儿啊,真是个烫手山芋。”祁老四喃喃自语,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
刚走到宿舍门口,他就听见屋里传来一阵争执声。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辛辛苦苦挣的钱,凭什么要上交?”是赵三的声音,语气里带着怒意。
“不是我说你,你也太不懂事了。”另一个声音则是赵三媳妇儿的,“那可是单位统一调配的资金,听说是要用来买新设备的,你要是不交,别人怎么看咱们?”
祁老四皱了皱眉,推门进去,只见赵三两口子正坐在床边,中间摆着一个鼓鼓的钱包。
“咋回事?”他问了一句。
赵三一见是他,立刻站起身来:“老四哥,你来得正好!我媳妇儿非说我这次出差拿的补贴必须上交单位,说是统一安排。”
祁老四笑了笑:“这事我知道,确实是这样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