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迷着出国呢,最近一直查资料,打算申请自费去米国那边留学。”
林双林戳破了海文的计划,笑着说道。
“真决定好了?”
听海文付诸了行动,李长河有些诧异的看向他。
海文点了点头:“我打算试试,主要是我两个亲舅舅就在米国,在加州洛杉矶那边。”
“所以我就算到了那边,也不会茫然无措,反正现在两国都建交了,我想着尝试一下,万一成了呢?”
“现在上面鼎力革新,很多事情都在大胆尝试,我觉得出国这个,也可以试试。”
“长河,你要是知道英淘他们在做什么,就会现,我这点事,不算什么了。”
李长河闻言,笑着问道:“哦?你跟我说说,英淘他们在忙什么?我记得他不是搞农村调研来着吗?”
“走吧,咱们边走边说。”
海文招呼了李长河走出了教室,来到了外面的路上,才压低了声音低声的说道:“他们在搞包产到户!”
后世的人对于包产到户,或者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习以为常的,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实际上,在八十年代以前,包产到户,是绝对的禁区!
因为在这之前,包产到户是不被允许的,那位土地必然是共有,而不能落到个人之手,那位最早的底线,是包产到组,也就是农村大队里面的各个生产小组。
而包产到户,是被严格禁止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小岗村那些人,要写下血书的原因,他们的举动,在当年确实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长河,他们不但是调查,而且已经在大力推进了,据说接下来,上面大概率会采纳他们的意见,所以英淘他们现在,可是忙得很。”
“我是觉得,连这么大的事情,国家都没反对,还容忍英淘他们继续搞,那我一个自费出国留学,应该也不算什么。”
“我现在资料都查的差不多了,老米的领事馆那边我也问了,他们没什么意见,前提是米国那边有大学接受我。”
“学校这边,因为没有先例,也不好操作,没有反对,但是也没有支持,意思是静观其变。”
“我觉得先搞着再说,所以接下来,我得申请那边的大学,然后让我舅舅帮我把申请交到那边,如果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再看看咱们这边有关部门的态度。”
海文笑着说道。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好家伙,不愧是北大的学生,胆子就是大啊。
“双林,你呢,难不成你也打算跟他一样?”
李长河这时候看向一旁的林双林,好奇的问道。
林双林摇摇头:“我没他那么疯狂,我是打算接下来,先报考岱老的研究生,跟着岱老继续读研。”
“等读完研出来再说,反正咱们这些人又不愁工作,只要想出去,有的是部门抢着要。”
“对了,老陶呢?”
“怎么没看到他?”
李长河这时候又好奇的问道,难不成老陶也出去工作去了?
“听说找朋友去了,具体的不太了解,反正现在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明年就大四了,学校也不强制咱们在校,鼓励我们出去。”
“我估摸着明年你要是再回来,能见到的同学就更少了。”
“所以长河,珍惜见我们的时光吧,没事请我们多吃吃饭,毕竟以后跟哥们见面的机会可是见一次就少一次了。”
海文这时候又搞怪的冲着李长河打趣说道。
“见不见面的不说,你这份不要脸的功力,倒是日益深厚啊。”
“不就是吃饭嘛,好说,凑凑人,咱们热闹热闹。”
李长河毫不在意的摆摆手,同时心里微微一笑。
见面次数少,那可真不一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