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土著们一商量,觉得李家太烦,直接把他们踢出了马来亚联邦,让它们自己独立去。
然后新家坡就这么被迫独立了。
而新独立的坡县是很慌的,因为他们又小又穷,而周围四面皆敌。
东南亚来有排华的传统,那些土著针对华人的仇恨度很高。
而新家坡一独立,旁边挨着的不管是马来西亚还是印尼,那都是东南亚土著大国。
尤其是印尼,人口接近1。5亿的土著大国,对比新家坡两百多万的人口,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
可以说被迫独立的坡县在一众土著势力的环绕中瑟瑟抖,害怕随时被灭了。
也因此,为了谋求安全,李广耀一方面扩充军队,另一方面就是国际上加入英联邦,抱英国爸爸的大腿。
利用英国的威慑力,来震慑印尼和马来西亚。
而这种背景下,在英国那边具有不俗影响力的包钰刚就被对方引为了助力,成为了李广耀坚强的后盾之一。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也是李长河把自己的思路跟包钰刚说的原因。
只要借着包家的旗号,新家坡那边,就一定会给他开放各种便利。
不管李广耀的政治倾向如何,包氏的企业,一定是会被开红绿灯的。
所以李长河要拿新家坡当中间跳板,也必须得寻得包钰刚的支持,只有这样,他才能借助新家坡的名义,把一些企业和技术搞到自己的手中。
“把企业的主体放在新家坡,然后利用下游厂商的产业技术转入那边嘛?”
包钰刚听道李长河的计划,眼神一亮。
这样的话,确实能够从很多方面,规避一些欧美的审核。
以点带面,慢慢的扩大东大那边的基础产业链,然后再回流升级。
这个思路,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我估计你这个计划是不是考虑了很久了?早早的就把我算进去了是吧?”
包钰刚此刻乐呵呵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就李长河这个思路,绝不是今天晚上才有的。
“事实上从我到米国开始,就考虑这些了!”
其实最开始考虑新家坡,李长河想的是芯片半导体产业。
他最早考虑其实也不是米国,而是考虑的九十年代如何从东瀛的半导体产业上面,咬一块肉下来。
亚洲的半导体产业,不管是棒子的三星,还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台积电,本质上都是因为米国肢解了东瀛的半导体,然后把产业份额外移,由此塑造了三星和台积电两大巨头。
李长河想的也是在这里面分一杯羹,把两大巨头变成三足鼎立甚至更强,但是前提是,他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地点。
港岛肯定是不合适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离国内太近了,风险太大,尤其是伴随着回归谈判结束之后,港岛迟早要被收回去。
想要借助港岛的特殊性分东瀛半导体的肥肉,李长河估计难度很大,米国人不会那么蠢。
所以,在思索过之后,他把目光放在了坡县!
事实上那也是他唯一的选择,没什么其他的选择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