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寿啊?”
老爷子比划着手指头,“七十八,奔八十了!”
孙建平笑着摇摇头,“不像,不像啊!我看您也就五十岁刚出头!”
“孙县长真会说话!”老头嘎嘎笑起来,从摊位上拿起一捆甘草递给他,“孙县长拿回去泡水喝呗,都是野生的,自个上山采的,好东西啊!”
“老爷子我可不能白要您的东西,多少钱您开个价,我给我奶奶买点。”“要啥钱要钱,得亏你整这么个集市,让我们过来卖货,老百姓都感谢你啊!”老爷子一竖大拇指,抓着孙建平的胳膊就往他手里塞!
“老爷子使不得使不得……”
孙建平连忙摆手拒绝。
“拿着拿着,别撕吧了!”
最后孙建平不得不扔下五块钱,夹着这捆甘草走了。
“你们纳河人有福啊,摊上这么个好县长,我们那嘎达的都是些啥啊,除了收钱啥也不会,一群王八犊子,咋不叫雷给劈死!”
老爷子又坐下来,和一个蹲下来买药材的大妈絮叨。
“可不咋的,我们县长多好,小伙一米八大个,长得带劲;又会办事,把我们县整得多兴旺!”
这位大妈不无自豪的赞扬起来。
方书记费了好大力气才挤到客车站大棚里面,这里算是山货交易中心的“VIp”地段,交易的东西也都是质量比较上乘的木耳、蘑菇、榛子、山核桃、红松子等等,相比喧闹的街道两边,这里反倒安静不少,老客们用挑剔的眼神打量着铺在地上的样品,把手伸进各自的袖子里,比划半天,点头或摇头,很像那么回事。
孙建平也终于挤进来了,众人看到他,只是笑着打一声招呼,继续交易。
请。。。您。。。。收藏_6Ⅰ9Ⅰ书Ⅰ吧(六九书吧!)
“咋样叔,这还仅仅是刚开始,过阵子山货大量下山,规模比今天还大!”
孙建平蹲下来,抓起一把红松子掂了掂,又拍拍手站起来,向方书记炫耀。
“嗯,挺好,不错,你们这是把方圆百里的人气都给吸过来了!”方书记咧嘴一笑,“这个交易市场搞得好啊!好得让周围十几个县都记恨你!”
“他们有种就来弄死我!”孙建平倒是满不在乎,敢来我们纳河惹事,不知道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胡子县吗?
整急眼了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
“行了别吹牛逼了,你们这个交易税是咋收的?我过来学习学习。”
“按照总成交额的百分之一收取,普通摊位成交额低于一百块的免税。”孙建平想了想,“开正规完税票。”
方书记一愣,这个价格可倒是够低廉的!
“嗯,这样也好,把利润让给老百姓。”方书记也明白,想要靠市场赚钱,就不能玩竭泽而渔那一套,把人吓跑了以后谁还来?
“这是干啥的?”
方书记这样才注意到每个大棚外边都立着一块小黑板,小黑板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广告,上边写着诸如郝记山货庄敞开收购各种优质山货,价格公道,现钱结算,铺位在一号大棚a-2摊位等等。
还有类似于兴隆沟李老歪屯王二牤子家出售优质榛蘑三百斤,当年新蘑菇,无土无杂,质量上乘,欢迎下屯收购云云。
还有一些留的是自家的地址,都是求购或者出售的信息。
“就是一个信息布小黑板,谁有什么需求就写上去,方便买卖客商信息交流。”
正说着一个农民走过来,冲孙建平咧嘴一笑,“县长好!”
“曾叔今天又来卖啥了?”孙建平笑着拒绝他递来的香烟,曾老三叼着烟,提起小黑板下面放着的粉笔,刷刷写起来,“这不前几天刚在屯子里收了点猴头,我寻思能不能卖了,都是好东西……”
他咵咵在小黑板上写下“县城东头兴化街岔路口南行一百米,琳琳小卖店有一百五十斤干猴头出售,质量优良,价钱公道,欲购从……”
我去这么先进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