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己卷圆满之行,利益共享
孙氏以商贸立族,整个燕州境内都有人脉,现在凤翼宗遭受了重击以后又和翟谷道南部的世家联盟冲突不断,凤翼宗已经无暇来考虑北上问题了,所以要把灵材灵粟这些从燕州通过海运运往苍海北部的孤竹,还是找得到门路的。
听完陈淮生的介绍,墨渊觉得对方所言基本靠谱。
孤竹人的贸易方向,要么就是并不太和睦的北戎诸部,要么就是直接到幽州这边,鼋头坞是最重要所在,基本上没有跨过幽州,现在陈淮生的邀请让他似乎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以往他们也不是没想过越过幽州,但是一来没有太好的机会,二来要迈出这一步也需要勇气,三来形势也还没有到那一步。
但现在情况有些不一样。
对于墨家来说,现在面对着姜氏的勃兴,墨家就感觉到了压力,墨渊也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突破的契机。
墨渊迟疑了一下,“你们大槐山能有出产很多灵材灵粟灵米?能通过海运到我们孤竹?”
听得墨渊这么一问,陈淮生心中大定。
孤竹部虽然不属于北戎主流六部,但是孤悬在东北一隅,也有七八十万人,其中墨、姜、姬三姓虽然加起来不到十万人,但是却绝对的王族,其他散姓主要是凡人,而散姓杂姓中的道种修士基本上都会拜入三姓中,要么嫁入,要么入赘。
现在墨氏一族中含其他杂姓嫁入和入赘的武修和武者(类似于灵修中的道种)有六百余人,武修大概有近两百人,但是相当于筑基以上的仅有三十余人,而且相当一部分都老迈不堪了,而年轻一代中良材不多,而且修行进境也不佳。
北陌之地,多产灵兽灵禽,但是灵植灵米却不产,而武修修行一样需要肉植和灵粟兼备,北戎六部可以通过与幽云二州以及西唐那边获得灵植灵米,但是孤竹部被限制在东北一隅,就经常收到北戎主流六部的打压约束,走海上还要受到海盗的劫掠,最为艰难。
孤竹部三王族都曾经试图在幽州这边打通关系,想要建立起正常贸易关系,但是幽州这边各方势力却通过鼋头坞形成了利益一致共同体,在知晓北戎六部与孤竹部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当然不肯舍弃暴利,所以迫使孤竹三王族来幽州贸易都只能在鼋头坞交易,抽取一成五的厚利。
三王族基本上是轮流来幽州贸易,每家每年少则一次,多则两到三次,每家每次销售购买都在百万灵石上下,几家每年为幽州这边提供的抽成厚利高达百万灵石。
虽然说孤竹人也承受得起,但是这种吸血还是让孤竹人内心很是不满。
“呵呵,墨兄,卫怀和滏阳乃是燕州乃至河北腹心之地,灵植灵米出产比幽州尤甚,墨兄岂不闻燕晋三尺雪,人道十年丰?说的就是燕晋二州出产,别说你们墨家,就算是整个孤竹部所需灵植灵米,滏阳道和卫怀道一样能完全满足,至于说海运孤竹,的确,我们需要通过翟谷道那边出海,但是请尽管放心,若是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又如何敢与你们孤竹部作这笔生意?”
孤竹部光是墨氏一族武修武者每年所需的灵米灵粟就过两百万斤,而灵植种类和数量也不小,而孤竹部基本上不出产灵粟灵米和灵植,都需要外运而来,要么是从北戎诸部转口贸易而来,要么就是从幽州购入,而从这两家进入价格都不便宜。
如果说能够从燕州产地直接购入,然后从海运直接运往孤竹部,虽说还面临着海盗的袭击,但是这无疑是值得考虑的,到时候可以以联手押运的方式来解决这道难题,只要形成定制,规模做大,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样,我们商量一下。”墨渊望了一眼一旁的墨森,也看出了对方眼底的渴望,点点头。
陈淮生当然知道这样大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敲定的,但是只要对方动了心,这就好办了。
燕州之地灵粟灵米是不缺的,单单是怀阳城左近就有不少灵田能产灵粟玉麦的,滏阳道那边一样如此,纵然不能说完全保证墨家所需,但是真要不足,从周边购入再转运给孤竹人就行了,价格也绝对要比经幽州和北戎诸部购入便宜得多。
可能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从翟谷道海运北上抵达孤竹部,三五次也许能瞒得过幽州那边,时间长了,只怕幽州那边现孤竹人居然不来幽州交易了,肯定会来查探,这种事情也瞒不住,到最后幽州那边岂会善罢甘休,绝对会在其中使坏。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利益本来就是大家争来的,就得要靠自己去搏,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