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宇轻声说道,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杨东方立刻坐直了身子。
"怎么样?有把握吗?"
方宇放下照片,目光扫过桌上的南海地图。
"这种船的关键是绞刀头的设计。它不但要能承受巨大的扭矩,还要保证切削效率。”
“另外,泥沙输送系统的压力控制也很重要……"
他的声音渐渐变得专业起来,开始分析起绞吸式挖泥船的各个技术难点。
听着这些专业术语,杨东方和刘华卿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们都是见多识广的人,从方宇的分析中,他们听出了这个年轻人对这项技术的深刻理解。
"所以,"方宇最后说道,"这事,我觉得可以试试。"
"真的?"杨东方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你有多大把握?"
方宇笑了笑:"八成吧。毕竟盾构机的很多技术都能用到这上面。”
“比如说切削系统,液压控制,还有泥沙输送……"
"好!"刘华卿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这个项目,军委这边全力支持!"
杨东方也连连点头:"没错!资金、人力,你尽管提要求。”
“只要能把这船造出来,什么条件都好说!"
“两位前辈严重了,这玩意看起来造的困难,但是技术难点不算多,用不着这么大张旗鼓。”
闻言,方宇连忙谦逊的说道。
“两位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闻言,杨东方和刘华卿的脸上,都浮现出一抹狂喜,对着方宇又是一通夸奖。
紧接着,方宇跟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告辞离开了军委大院。
……
驱车回到北方工业之后。
方宇的独立设计室里。
方宇摊开了一张巨大的图纸。
在这张近两米长的白纸上,一艘庞大的绞吸式挖泥船正在他的笔下逐渐成形。
绞吸式挖泥船,这个看似简单的名字背后,却隐藏着数不清的技术难关。
首当其冲的就是绞刀头的设计。
这个直径超过三米的巨大切割装置不仅要能承受数十万牛顿的扭矩,还要保证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切削效率。
从材料选择到结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特种合金钢材的选择尤为关键。
普通的高强度钢材在海水的腐蚀下很快就会失效,而耐腐蚀的不锈钢又往往强度不够。
这就需要在强度、韧性、耐腐蚀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更重要的是,这种特种钢材还要能在国内生产,不能依赖进口。
绞刀头的刀齿排布也是一个技术难点。
每一个刀齿的角度、间距都会影响到切削效率。
角度太大会增加功耗,太小又容易堵塞。
而且不同的海底地质条件对刀齿的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一个能够适应各种工况的通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