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技术中心的计算机房里。
方宇坐在一台486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屏幕上,一个简陋的三维建模软件正在运行,显示着歼十战机的线框模型。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进气道设计。"
方宇用鼠标在屏幕上划过那几根连接进气道和机身的支撑杆。
"看到这些支撑结构了吗?"
杨文骢凑近屏幕,点点头。
"看到了……方总,我之前就不是理解,这些支撑杆是用特种钢材焊接的,强度完全够用。"
“为什么您一定要改动他呢?”
"强度是够用,但是……"
方宇摇摇头,轻笑道。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阻力,还严重影响了隐身性能。”
“你看这些支撑杆和机身的连接处,每一个都会产生强烈的雷达反射。"
一边说着,方宇的脑海之中一边想起自己曾经在国内某些军事论坛上的帖子。
就是因为这几根支撑杆,这架本来叫做威龙的龙国战机,从此之后就多了一个“棍子”的外号。
直到歼十C的出现,这个外号才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所以,既然自己插手歼十的设计,那么自然就要直接从一开始就替歼十把这些缺点改掉。
毕竟,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却还是让歼十走弯路的话,那自己不是白来了嘛?
闻言,杨文骢若有所思的说道。
:"那您的设计是……"
方宇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的模型开始发生变化。
支撑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优美的曲面结构,从机身平滑地延伸到进气道。
"将原本的常规进气道,改为DSI进气道。"
方宇淡淡说道。
"看到进气道上方这个隆起的曲面了吗?这个形状不是随便设计的。"
杨文骢瞪大了眼睛。
这种流畅的设计,他还从未见过。
"这个凸起有两个作用。"
方宇用鼠标在屏幕上点着。
"首先,它能在超音速飞行时产生一道斜激波,帮助减速气流。”
“其次,它能将边界层气流导向两侧,防止低能量气流进入发动机。"
"这……"杨文骢有些不敢相信,"不需要可动部件就能实现这些功能?"
"对。"方宇笑着说,"而且因为取消了所有可动部件,不仅降低了维护成本,还大大提升了可靠性。”
“最重要的是……"
他按下一个按键,屏幕上显示出了雷达反射计算结果。
"你看这些数据。"
方宇指着屏幕说道。
"如果我们按照现有的传统进气道制造的话,雷达散射面积将达到5平方米”
“而改成DSI进气道之后,却只有0。5平方米,差不多是原来的十分之一。”
“这还只是正面数据,如果算上侧向,差距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