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段时间,玉虚子道长并没有练成什么高深的武功,而是他通过真清道人与如坤小道士的事,从中弄明白了一些道理,以前没想到的,现在想到了,以前不太明白的,现在明白了,这就像身上的经络,以前打通了一多半,但没有完全打通,现在所有的经络完全打通了,功夫自然也就畅通了,使用起来也就越加地得心应手。
金莲师太到底是高人,她的判断没错,二人又交手了几招,董震海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心中一阵阵发虚,后悔自己为了争所谓的一口气,下场子跟玉虚子道长过招,没想到这一来,弄不好得把自己的性命搭上。
本来,这个董震海的为人虽然邪门,也做过不少违背侠义之道的事情,可就他的所作所为来看,还不属于那种十恶不赦,非杀不可的人。然而,今天名门正派面对的是一百多号人的江湖草莽,并且其中多数人是邪派中人,要是能够将他杀了,加上此前的王少春,对这些人将产生极大的心理震慑作用,这对名门正派是非常有好处的。
所以,就在董震海防守出现纰漏之时,玉虚子道长不再留情,一剑刺入董震海的咽喉,顿时鲜血狂喷枪,“黄山一枭”倒地身亡。
眼见自己这边的两个好手先后毙命于玉虚子道长剑之下,这帮江湖草莽人人惊心,有一部分人的脸上已经显现出惊恐之状,可以看得出,他们已经胆寒了。这些人虽然是邪派中人,平时也不怕死,可王少春与董震海是他们中功夫比较好的人,连这二人都不是玉虚子道长的对手,很多人自知功夫不如这二人,要是上前,无异于自己前去送死,心中不但有些胆怯,而且萌生了退意。
事实上,有两个不知来自何处的江湖草莽估计之前就是相识的,二人彼此使了一个眼色,自言自语地说道:“到那边树林撒泡尿。”悄悄溜向右手边的树林,钻进树林之后,二人便逃之夭夭。
这帮江湖草莽本来就是乌合之众,谁也管不了谁,有人要做啥,也没人会出头来管。因此,虽然明明有人看见二人溜了,也没人吭声。
相反,名门正派这一边,却是倍受鼓舞,士气大振,一个个摩拳擦掌,誓死跟这些江湖草莽拼杀的信心大增。
还有几个人心中窃喜,那就是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韩振龙、郑江侠和付天彪,还有川陕总督派出来的那两个人。这些人混迹于江湖草莽之中,当那些人挤兑董震海下场子时,他们心中暗暗高兴,这些人死得越多,对宝藏的威胁越小,间接的就是对朝廷越有利。因此,他们巴不得有更多的人像王少春和董震海那样前去送死。
川陕总督派出来的那两个人,功夫不算太高,估计比王少春、董震海的功夫要弱一些,可韩振龙三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本身就出自名门,不但是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还是大内里面功夫最好的三个。看了两场相斗,虽然玉虚子道长的功夫称得上一等一的高手,但比起自己来,还是有所不如。
他们也听说过名门正派的四大高手和邪派中的三大高手,只是这些人他们都没见过,不知道这些人的功夫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的功夫只比玉虚子道长高一筹的话,那自己的功夫绝不在他们之下,对自己也就更有信心了。
这时,江湖草莽中传出了一个声音:“就这点能耐,还想来抢夺宝藏,简直不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个声音听起来比较苍老,估计说话之人的年纪不小。
循声看去,说话之人就在韩振龙他们身边不远处,却原来是早在乌鸡镇就引起了韩振龙他们注意的那两个白发白须的老者之一。
众人一见是他们二人,纷纷让道,二人走到阵前,其中一个老者对依然站在场上的玉虚子道长说道:“原来这就是华山派的玉虚子,果然有几分气度,也有点能耐。”
另一个老者接话道:“看起来,比他的师父要强一点。”
这话令玉虚子道长心中一惊,他的师父功夫确实比较好,但目前自己的功夫早已青出于蓝。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这两个老者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功夫超过了师父,这可是连他的那些弟子都不知道的事,甚至连他的师弟都不知道,这可是一桩奇事。
玉虚子道长见二人白发白须,一大把年纪了,不管他们是不是邪派中人,好歹也是长辈,拱手道:“玉虚子参见二位长者。”
最先说话的那个老者道:“你可能不知道,当年你师父曾跟我们有过一面之缘。”
玉虚子道长突然想起,师父当年给自己说过一件事,当时华山派里功夫最好的人就是他师父,那时他师父的年龄也就四十来岁,一次下山公干时,遇到一对孪生兄弟,这两个人是邪派中人,当时他师父并不认识这两个兄弟,这两个兄弟却知道他是谁,听说他是华山派第二代弟子中功夫最好的,无论如何都要跟他比试一场。他的师父本不想多事,可兄弟俩就是不让他走,说是非要见识一下华山派功夫不可。
他师父见那二人缠着自己不放,只好跟其中一人过招。没想到,这人的功夫高得出奇,他师父只在对方手下走了十来招,就抵挡不住了。那人倒也没有为难他,只是对华山派功夫颇有微词,意思就是华山派功夫稀松平常,不过如此。这二人还告诉他师父,兄弟二人复姓上官,哥哥叫上官云,弟弟叫上官风。
他师父告诉玉虚子道长,今后若是在江湖上遇到这两个人,千万要当心,这二人的功夫实在太高,而且不知道他们的来历。
此时,玉虚子道长想起了当年师父讲过的这件往事,试探着问道:“二位老者莫非复姓上官?”
最先说话的那个老者道:“不错不错,小道士竟然知道我们是谁,看来你师父跟你说过那件事。”
这二人倚老卖老,把已经年近五旬的玉虚子道长称作小道士,让名门正派这边的人听着扎耳。不过,他们的年龄比玉虚子道长大了二十多岁,叫他小道士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
玉虚子道长说道:“没错,恩师是给贫道说过当年的事。”
“既然如此,那你还不让开道,让这些江湖上的朋友发点小财?”那个老者依然倚老卖老,而且口气还很强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