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又想要补偿这位一心为国、忠心耿耿的老将军。思来想去,他决意改李靖“代国公”封号为“卫国公”,并依照大唐的世袭刺史制,授李靖为濮州刺史,世代承袭。
李二陛下满意点头,觉着这么一来,李靖总该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了。
谁知道,这老小子回到国公府之后,向外发了一条通告,说从此“阖门自守,杜绝宾客,便是亲戚来了也不能妄进”。⑤
……
兕子不算李家的宾客,更不是亲戚。
正值玉米丰收季,小萝莉才摘了满满一车玉米,就丝毫不见外地直接拉到代国公府上。一道被她载过来的,还有搞不清状况的太子殿下。
李承乾的腿伤已经好了大半,只是落下病根,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仪态尽失。从前万事尽善尽美的太子殿下一时无法接受,索性成日闷在他那东宫里,也不爱起身走动了。
兕子今日便是特意拉着阿兄出来遛弯儿的。
她都想好了,来国公府上转一圈,开导开导老李,趁机再把那两百生命值给阿兄用上。阿兄觉着腿脚有好转,就会愿意多多出门行走啦!
她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兕子叫宫人们卸下几筐玉米,就牵紧了李承乾的手,堂堂正正叩响代国公家的大门。
李承乾忍不住笑着:“今日,只怕我们兄妹要吃闭门羹。”
话才说完,李靖竟然携夫人欢天喜地亲自迎了出来。
兕子对这反应速度极为满意,熟稔地跳起来,拍了拍李靖的肩膀:“可以呀,老李,我阿娘说会变通的人无论如何都能把自己过得很好。阿兄,你可得多学学老李,他像个泥鳅一样滑溜。”
李承乾:“……”
说好的阖门自守呢,这才发文自证不到一日。所以是弹性阖门是吗?
太子殿下沉思片刻,忽然对这位以兵法谋略闻名天下的代国公有了进一步认识。他应当是一个……很会自保的人。
李靖笑呵呵与兕子介绍家眷,说了几句俏皮话后,瞧见竹筐中的玉米,忍不住惊叹:“公主,这是何物啊?”
兕子自豪地一抹鼻尖:“亩产一千斤的玉米,好吃又顶饿呢。老李,快叫人烧火搭架,咱们今日吃烤玉米。后头还有一筐紫芋和白芋,火上烤熟的煨芋头可香糯了。”
小萝莉自来熟地与李靖并肩而行。
她时不时说些天马行空之言,逗得李靖夫人几度笑出声来。
身侧,李承乾瘸着腿脚,稍微落后几人半步,约莫是不想被人看到走路的姿态。
李靖心中了然,也不说破,只笑着建议:“老臣府中的西花园由夫人打理多年,这时节繁花竞开,殿下和公主不如前往一观,顺道在那处用膳,岂不快哉?”
这个提议得到了一致好评。
于是,七月雨后,微凉清风中,兕子等人围坐花园树下,吃着现烤的玉米芋头、羊腿肉串、蘑菇长茄,不时再饮一杯自家糯米酿成的米酒,简直就是人生享受。
李承乾在这样的氛围中,竟也卸下心防,放开了许多。
李靖用食箸打着节拍,哼着小调,又哭又笑道:“公主这个玉米好哇!是真好!若老臣从前就能遇上这耐旱、产量又高的粮食,就不会有那么多兵饿着肚子,在战场上丢去性命了。”
老将军说到这里,掩面大哭起来。
李靖夫人无奈地看了自家国公一眼,解释道:“他这是高兴的有些醉了酒,还请殿下与公主见谅。”
李承乾摆摆手,示意无妨,继而垂眸看着火上正烤的玉米,陷入沉思。
兕子才不管什么醉酒失态呢。
老李就是高兴嘛,她也高兴,自己种的玉米真是好吃!
小萝莉安慰地拍了拍李靖,递上一块小手绢:“老李别哭啦,以后,兕子种了好东西,还偷偷来找你一起吃。我耶耶都只能吃咱们剩下的,牛吧!”
花园外,一墙之隔的幽静小道上。
李靖府中的老管家吓得双腿发抖,不敢吱声。
他面前,微服前来探望的李二陛下正咬牙切齿,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笑声。
第24章24耶耶可真是性感。
李二陛下是真觉着有点委屈。
他独个儿在两仪殿殚精竭虑,不愿叫李靖这般的老臣寒了心,因此特意巴巴儿地登门来搞安抚。
结果好嘛,人家欢聚一堂,就他是个吃残羹剩饭的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