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桃花开,清明将至的时候,方捕头的死活,除了他的家人,根本没人关心。方家东邻冯家,这一两个月媒人已经跑了有十趟。方家西邻步家,从年前媒人就没少过,把他家门槛给踩掉了。步家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正值花期,自然是抢手。最惨的是方家,因为刚搬来底子薄,只来过一个姓孙的婆娘,人家还不是正经的媒人,不过要的谢媒礼比媒人还要高。为啥呢,这孙婆娘推自己的女儿。这媒人礼钱和聘礼一块要。聘礼要十两,两银镯子,一金戒指,一对金耳坠。“女方家给什么陪嫁?”方橙问道。孙婆子回道:带回一对金耳坠,新花新里表一铺一盖,一身新衣。方橙又问了女方的岁数。“翻过年来十二,今年定后年成亲……”孙婆子说的唾沫直飞。方橙听后不由的说:“不行,咱们两家不合适。我家二子算命的说,得找个年纪差不多,或者大点的才行!这差五岁,差的也太大了。”孙婆子忙说:“也不算大吧?才五岁……”方橙还是拒绝,客气的把人送走。“看她这么老了,还以为她孩子二三十岁了呢!”方橙觉的对方有六十了,孩子才十二?系统提示:这人特别能生,生了还站不住。一共生了十三胎,只活了三个。二女一子,还都是最后几胎活了。再说了人家也不老,比你大个五岁,才四十八而已。如果她长子活着有三十四了。祖奶奶级别的人了。“看样子,我得找几个媒人,广撤网啊!”…………方橙嫌没人来的太少,而冯母嫌媒婆把什么人都给儿子配!连那杀庖子的闺女都拉来。没有一个高门大户不说,全是小门小户不讲规矩的多。于是她带着王婆子去了姐姐家。连门都没进去。举人在大城不稀罕,在这月牙城还真没几个。李举人在这县城的房子是五进的,有门房,所以冯母被拦在门外。而刚回到家,就来人收算瞥。一人三百文。冯家一共缴纳了一两半。方橙家是新户,每人百文,共六百文。除了这些,在伏天时还要抽丁。每个男子一生要干徭役两年,每个年一个月。还有人头税,七到十五岁,每人二十文,十五岁以上每人一百二十文以上。后面还有税,盐,茶,糖,渔等等。活着也挺不容易的。冯母肉疼了一下。后来又想到自家有地投在姐夫名下,只怕今年的田税要乖乖的交了。…………刘娘子去屋子里间,把一支凤钗上的珍珠起了下来。一共七颗。中间的一颗最大,余下的六颗比较平均。拿去当铺,当了死契。这凤钗,价值之高,这么一拆就变得不值钱了。收了十两银子,刘娘子又买豆腐才回家。最近上门提亲的又不少,大女过来年15岁了,正是结亲的好年纪。这家里家外多亏她帮扶,如果步姜嫁走了,家里的活肯定会忙不起来的。哎!一回到家中,步枪就抱住她的腿叫道:“阿娘,中午吃肉肉。”三岁的步枪说话比较清晰,每天跟着二姐在家捡石子。“娘,我爹回来了。今儿个饼卖的快。”步葱开心的说。刘娘子笑着点头,问道:“你姐是不是做饭了?”步葱点头。刘娘子走向厨房,果然看到大女在炒后菜。正好把手中的豆腐也加进白菜里。男人的好手艺,传给了大女。那灵鼻子传给了二女。至于小儿子,太小还没看出来。中午吃饭时,刘娘子跟步芹说道:“今年春天,把家里的面厢窗户换一换,还有街门要上上漆。”步芹点头。家里的活计婆娘安排他来干。晚上夫妻二人躺在炕上,刘娘子说道:“说媒的那么多,也没挑个太好的后生。东领是刚来的,他家倒有个二子,过来年十六七了。可惜跟咱们不知根不知底的,没敢让人问。”步芹搂着她回道:“知根知底也不一定能过好。瞧瞧再往东那一户!那钟家陪了个姑娘进去。那还是举人牵线搭桥保的媒!最后还不都一样?”“也是!要不找人打听一下东邻的老二?”“行!嫁的近有那么个好处,这方家人也不敢搓磨咱闺女!毕竟就是一墙之隔。”“行!等媒人,下次来我跟她吱一声!”刘娘子闻着男人身上的饼香味沉沉睡去。…………张三在清明前交犯人。出来时犯人有一百五十三人,到达时,犯人只有五十八人。差人出来时二十八日,此时二十四人。交了犯人,又每人领了二十大板。超时了。大家伙也没敢在这儿养伤,立马往后赶。回去还有二三十大板等着呢。,!还不敢不回,家里老少爷们等着。现在二十四人跟逃难似的,穿着破破烂烂的,背着破烂的铺盖往回走。身上的碎银子,能买一堆饼子啃着回去。而来到真北的囚犯,立马分散到屯户种田种地,生产粮食。丁氏欲哭无泪。她根本就不会种地!于是她找到小丁氏和李氏。“不管怎么说,咱们总归是一家子!我替你们看孩子。”丁氏脸皮厚的说。小丁氏还没回答呢,李氏冷笑着说:“我这辈子只生这一个闺女了。孩子长大了,也能下田干活。”小丁氏也直言说:“我不会再嫁人了。”“难为你给老二守寡!”丁氏赞了小丁氏。小丁氏摇头。不嫁人不生姓,只一个人过。如果有合适的就收养一个孩子,养老送终。小丁氏与李氏合成一家,坚决不要丁氏。这会儿,只要她俩没脸没皮不讲孝,谁也不管她们。小丁氏和李氏说:“我嫁到文家,也没享到他们家的荣华,那文老二也没给我请诰命,他们作恶,我得替他们受罚。太不公平了!”李氏也点头。她是庶子儿媳,丈夫不待见,婆婆也欺压。结婚这么多年,庶子庶女好几个,而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这个嫡婆婆她可不管。总不能好处都被正房的儿子享受了,这养老的事就轮到庶房了。最后搞户籍的把文墨和丁氏写成了一户。嫂子和小叔子的关系。:()穿越之婆婆大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