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而人才则是从成千上万个莘莘学子中走出来的。
只有足够好的教育,国家才会有足够多的人才。
武帝点了点头,望着群臣,说道:“朕觉得太子说的有些道理,分析的也很一针见血。”
“诸位爱卿怎么看?”
文官大臣们一个个都傻脸了。
他们在李龙鳞话里话外中,只听到了两个关键词。
“打破文化桎梏”,“摆脱愚民制度”
他们现在才明白过来,李龙鳞这哪是要给他们抬轿子?
这是打算把他们的根都给抛了!
李龙鳞想干的事情远远不只是想要兴科举那么简单。
是借着兴科举的由头,打破文官集团对大夏的文化垄断!
文化垄断可是士族们的根啊!
士族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甚至是王朝覆灭之后,有些士族还可以继续兴旺下去。
那就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了知识,掌握了王朝的命脉。
士族们恨不得将科举都垄断起来,只有出身士族豪门的学子才能参加科举,才能入朝为官。
只有将文化给彻底垄断,士族才能经久不衰的传承下去。
但现在李龙鳞却说打算要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有学上,上了学的人都能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十年寒窗就能抵得过祖上几代基业?
那他们士族们还怎么活?
众人面面相觑,互相使了个眼色。
当下决定,绝对不能让李龙鳞将义务教育给推行下去!
更不能让他继续蛊惑武帝!
户部尚书迈步走出,双手作揖,沉声道:“皇上,臣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
武帝眉梢微挑,说道:“说来让朕听听。”
户部尚书一脸认真:“臣认为太子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太乐观了。”
“且不说推行义务教育有多少人愿意去上,单单说,在大夏如今的形势之下,要让全大夏的适龄儿童去学堂接受义务教育,那得修多少个学堂才够。”
“而且太子殿下也说了,义务教育是免费推行的,但教书先生可不是免费找来的。”
“这样以来,朝廷不禁要考虑在大夏各地修建学堂的费用,而且还要考虑这些教书先生的俸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