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自惊叹之际,项羽将信件内容公之于众。众人闻得喜讯,除龙苴外,余者皆面色凝重。他们未历后世,对铁器取代铜器之事,皆存疑虑。钟离昧遂发问,其言铁器虽已有所见,然其易锈蚀之弊,远逊于铜器。且言铁器冶炼不易,而铜制兵器于军中已然普及,且有成熟冶炼之术。若即刻以铁器代铜器,其不可靠之性能,恐将给楚军带来难以预料之恶果。为求稳妥,不妨先普及部分为宜。钟离昧言罢,龙苴起身驳斥。其言辞犀利,句句皆赞铁器之精良。又提议打造铁浮屠,配以马凳、马鞍,便可凭其强大冲击力,一举歼灭楚国之外的敌手。言及铁浮屠,龙苴更主动请命,愿为铁浮屠统帅,为楚国开拓疆土。龙苴所言自信满满,又言之凿凿,然除项羽面露笑容外,余人皆面露迷茫之色。对于铁浮屠,他们实不知为何物。观其名,确有骇人之感。而其真实模样与战力,他们实难苟同。对此,龙苴一再恳求。在龙苴的坚持下,项羽满口应承。此事项羽应允后,即命项声与灌婴率十万大军留守此地。安排妥二人后,为求早日光芒万丈,他旋即率领其余众人返回彭城。一路无话,楚八年深秋。历经大半月行军,近二十万楚军在项羽统率下凯旋而归。于都城百姓夹道欢迎中,项羽心情甚佳。他只是略作停留,便率部返回了皇宫。刚一抵达正殿,相国项襄告知一事。因楚国局势大定,天下间因战乱隐匿山林之能人纷纷前来投靠。这些人里,大多皆是原诸国之谋才。他们身怀抱负,前来面见项羽,皆为其各家所学发扬光大。其中,比较着名和有影响力的有: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主张“仁”“礼”,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墨子是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强调平等、互助和反对战争。法家: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主张以法治国,强调严刑峻法和君主集权。兵家:孙武、孙膑等为代表,研究战争策略和军事理论。名家:注重辩论和逻辑,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阴阳家:以邹衍为主要代表,强调阴阳五行学说。纵横家:苏秦、张仪等,擅长外交和政治策略。这些学派的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相互争鸣、交流和影响,对曾经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抱着良才难得的观念,项羽一一招见了各学派的【传承人】。相谈中,项羽只带着耳朵,他仔仔细细的听着,凡是可以用到的学术,他都交代蒯通详细记下。在他诚恳的态度下,诸子百家各尽其能,纷纷强调己方治国之道。待所有学术讲述完毕,项羽只是令人重赏了他们,而他们的学术,并未能得到重用。对此,诸家学派倍感失望,也只得默默离去。众人相继离去,一旁记录的蒯通面露疑惑。他看向项羽,嘴巴微动,随即放下了毛笔。“陛下,他等皆乃治国良才,…为何不曾挽留他等?”项羽侧目,他淡然一笑。“寡人认为,治国如治水,…刻意为之岂非禁锢世人思想之举?”“呃,这……”蒯通微愣,他低头看了一眼刚刚记录的竹简。抬头间,再次看向项羽。“陛下,儒家如何,…其强调道德修养,…又可稳住天下之民。”“强调道德修养虽好,…不知此学术如何稳住天下之民?”“尽收天下利刃,以君主为核心……”“不可,百姓失去兵刃,…又怎可抵抗皇权?”“…抵抗皇权?”蒯通猛然站起身,难以置信的看向项羽,此时此刻,他竟有些怀疑起自己的耳朵来。“陛下正乃皇权,为何又欲令百姓持刃抵抗?”“…呃,寡人善待百姓,不需多念,…他等定然衷心拥戴寡人。…可蒯先生有所不知,寡人虽可善待百姓,一旦寡人离去,…后世之君又岂能代代英明?”“这……”蒯通嘴巴张的老大,听说过加强皇权的,对于削弱皇权的做法,他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闻。这种说法炸裂至极,不亚于天宫中出现了幽灵,令人不可思议又无比的震撼。带着震惊,蒯通看向项羽。“陛下,以小可所怎,前朝秦国主张依法治国,…其商君驭民五术当可令吾大楚速速图强!”“不妥,不妥。…愚民之举,…非寡人所能为!”“…愚民之举?”“蒯先生,汝需谨记,民只可善待,绝不可愚弄!…另之,汝速速起草诏令,命芈家、景家、姜家等氏族发展工商业之时,…需善待其工匠、劳役。”,!“…呃,此乃小事,望陛下放心!”“不,善待之举,…汝需一一传达。”“陛下,…不知将如何善待?”“…呃,其一,工钱食宿皆以吾楚军为标准,…不可以次充良,…更不可克扣劳役所得钱财。”“是陛下。”“其二,暂以五日劳作为周期,…每隔五日则必需令其休息两日。”“…休息?”“寡人正乃此意!”“不,陛下,…怎有休作之说?”“不可否?”“不不,小可略感诧异。”“嗯,其三,…每日劳作不可逾越四个时辰。”“…每日劳作不可逾越四个时辰?”此时,蒯通嘴巴张的老大,足已塞下一颗鸡蛋。他属实震惊到了,在他的认知里,自古以来雇佣的工人除了极少的钱财,根本不可能有休息时间和高额的钱财。那秦始皇为了修建陵墓、筑造城墙,不但不给钱,还需要劳役自带钱粮的。若依照项羽的意思,他不但令工人做五休二,还给劳役们楚军士卒的丰厚待遇。楚军待遇如何,蒯通自然再清楚不过。那普通士卒参军一年,便足以供应一家老小年的开销。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每天只需劳作四个时辰。当代,四个时辰就是后世的八个小时。蒯通惊讶不已,若不是待遇丰厚的难以想象,他都准备辞职前往劳作了。看着项羽言辞灼灼,并不像开玩笑,蒯通收回思绪,他赶忙起草诏令。忙完手里工作后,蒯通又面露担忧。“陛下,如此礼遇劳役,…各家氏族又岂能劳有所获?”项羽起身,他淡然一笑。“治国如治水,水流通畅则国运亨通也!百姓富裕,金钱方可流通自如,…若一潭死水,…久而久之便将恶臭扑鼻!另之,未来之百越之地、西南诸国皆乃处处生金之所,…若不可令各氏族有所收获,…寡人又岂能有此用意?”蒯通彻底无语了,本是择选各家治国之道,未曾想,项羽不但语出惊人,还将治国比喻成了治水。震惊之余,蒯通心中虽依旧不解,可他却不敢违抗项羽的善民之举。看向项羽时,他已满脸皆是敬意。“陛下,陛下,有人于宫外求见陛下。”一声慌里慌张的大喊,令项羽和蒯通齐齐看去。看着匆忙跑来的传令官,项羽面色一横。“谁人求见寡人,汝竟如此焦躁?不知此地乃何处否?”在项羽的接连训斥下,传令官赶忙低头。偷偷看向项羽,他依旧面露惊慌。“陛下,殿外落下众人,…其从天而降,卑职从未见此神迹,…望陛下恕罪!”“…从天而降之众人?”低吟一句,项羽眼眸微转,他嘴角微微上扬。“可乃五十四人?”“呃,卑职数目未察,…其人数应为数十人。”“…嗯,令其前来!”“诺!”:()月下追范增,我不愿乌江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