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小姑娘很好奇,所以见到卫伉的时候,她就忍不住问他了:“大兄,这次出兵南越你怎么不去呀?”
小九倒是没有怀疑是因为卫伉自己没那个胆子,毕竟都说虎父无犬子,再加上卫伉自幼习武,被霍去病带到身边之后更是勤学苦练,虽然小姑娘没有问过,但是她也猜得出来卫伉做这一切肯定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征战沙场的。
卫伉叹了一口气:“阿兄说我火候还没到。”
从前卫伉不是这么称呼霍去病的,但是自从听小九喊霍去病做“阿兄”之后,卫伉也觉得这样称呼更亲近,所以他也忍不住改口了。
小九瞅了卫伉一眼,见他虽然叹了口气,但是神色却不见多少的失落和怨气,就知道他对霍去病的决定十分信服了。
事实上卫伉对霍去病这位大表兄确实是十分信服,毕竟霍去病立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绩,所以对于他说的话,他奉为圭臬,对于他做的决定,他也唯命是从。
所以哪怕卫伉有心想要随大军出征南越国,但是听到霍去病的评价之后,他还是按耐住了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只是……
小九问:“阿兄说你火候没到,你就听他的话放弃这次随大军出征南越了?”
卫伉点点头,然后就听到小姑娘问道,“大兄,你有没有想过阿兄只是想试探你?”
卫伉有些不解:“试探我什么?”
“试探你适不适合当将军啊。”小九说,“要是别人说什么,你就听什么,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的话,那么还怎么当一个领兵打仗的将军哪?”
只能当一个被将军领着打仗的兵。
“阿兄又不是别人。”
当着小九的面,卫伉是这么说的,但是等见到霍去病之后,他就忍不住了,他问霍去病:“阿兄,你这次不让我随大军出兵南越,真的是因为我火候不够吗?”
霍去病奇怪地看了卫伉一眼:“那不然呢?”
卫伉说:“小九说你可能是在试探我。”
霍去病闻言就问了:“试探你什么?”
卫伉把小九说的话给重复了一遍,然后霍去病听完之后默默地看了卫伉一眼,直把后者看得心里发毛:“怎、怎么了?阿兄。”
“也可以是个试探的。”
卫伉:“……???”
什么意思?
他怎么感觉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
霍去病这次压着卫伉不让他参军,一方面确实是觉得他火候不够,而另一方面则是在等一个机会。
一年后,霍去病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失去了匈奴的压制后,原本松散的西羌逐渐统一起来,开始侵犯大汉的西北地区,逐渐对大汉构成了威胁。
此时路博德等人花费了一年时间已经成功平定了南越国,将其设置了九个郡,统一归大汉管辖。
这一场胜利使得大汉的士气昂扬,因此得知西羌的动向之后,刘彻就派将军李息和徐自为率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夹击西羌,同时任命卫伉为宣威校尉。
当年刘彻任命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为剽姚校尉的时候,是希望他能够勇猛劲疾地给匈奴一个迎头痛击,而霍去病并没有让刘彻失望。
现在刘彻任命同样年仅十八岁的卫伉为宣威校尉,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够平定西羌,宣扬大汉的威严,很显然,卫伉也没有让刘彻失望。
被霍去病手把手教导出来的卫伉第一次统兵就擒获了西羌部落的首领,同时斩首一千二百二十一级,在卫伉对西羌宣扬了大汉的武力后,将军李息采用怀柔政策,攻心为上的策略,成功地瓦解了已经群龙无首的西羌部落。
胜利的消息传回长安之后,刘彻他们喜不胜收,尤其是卫青,得知卫伉平定西羌一战中表现如此亮眼后,他心中既惊喜,又激动。
要知道在发现卫伉的性格缺陷后,卫青其实已经做好了他不会继承自己衣钵的心理准备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把卫伉交给霍去病调教之后,他整个人竟然如同脱胎换骨一般。
卫青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他像是有许多话想要对他说,但是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去病,我剩下那两个儿子也交给你了。”
原以为卫青是想要感谢自己的霍去病:“……???”
“哈哈哈哈……”
一旁的刘彻和小九听到卫青的话,再看到霍去病的反应,父女二人忍不住直接笑出了声,刘据倒是好一些,没有小九和刘彻那么明目张胆,只是卫青的话和霍去病的反应实在是太有趣了,所以刘据实在是没忍住,跟张安世以及卫不疑一块低头笑了起来。
霍去病没想到卫青还有这么无赖的一面,他把卫伉教出来了,他就赖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