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县令啊,正是因为这个世道有你们这样的蛀虫,才国将不国!
“你勿要给我找借口控诉你的不容易,身为仕人,你视百姓为草菅,视权力为敛财的工具,藐视律法公然践踏。
“正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人,王朝才摇摇欲坠,北方的百姓日日泣血,大厦将倾!”
他一番激扬陈词,听得外头的陈皎心绪翻涌。
似乎在那一刻,她才恍然明白崔珏为什么要把吴应中举荐给她了。
这个世道烂透了,可是还有一些人不忘初心,愿意去缝缝补补。
这或许就是华国能延续数千年不断代的根源。
总有那么一些人抛头颅洒热血,舍命挽救,把心中的信仰贯彻到底。
陈皎忽然觉得自己有点矫情,她被那小老头感动了一把。
那种感觉很奇妙,老与少,古代与现代,跨越千年的一场对话。
就好像在说:我的国家大厦将倾,后世的君子们,可要万万把它接住啊。
那一刻,她与这个时代的人们产生了共振。
怀揣着复杂的心情,陈皎离开了衙门,回到官舍,内心久久不平。
晚些时候崔珏主动过来了一趟,原是淮安王送来的书信到了。
他一副公事公办的冷漠,把信件搁到案几上,平静道:“士绅联名上书到州府,淮安王来信召九娘子回去。”
陈皎看着那信函,没有吭声。
崔珏也未说话,自顾离去了,走到门口时,陈皎忽然道:“崔珏,你当初从中原南逃过来,可曾想过,有朝一日北伐杀回去?”
崔珏顿住身形,没有答话。
陈皎放下身段,哄道:“我不想被召回去,你定有办法稳住我爹,只要你稳住他,我发誓下回再也不打你主意了。”
崔珏猛地回头,不客气道:“你还想打什么主意?”
第32章集体炸锅
陈皎闭嘴。
崔珏绿眉绿眼盯着她,真的有种想掐死她的冲动。
怕激起他的反感,陈皎能屈能伸道:“我说错话了,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顿了顿,“跟你说正经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被我爹召回去,实在不甘心。”
崔珏冷漠道:“那是你的事,与我何干?”
陈皎急道:“你当初既然把吴应中举荐与我,可见心中有抱负。你扪心自问,我在魏县的所作所为,哪一点对不起当地百姓了?”
崔珏没有应答。
陈皎耐心哄道:“只要你替我稳住淮安王,待我把薛良岳这颗毒瘤铲除,便立刻回去复命,如何?”
崔珏压根就不卖账,只道:“我若不愿意呢?”
陈皎盯着他看了许久,说混账话道:“那你也别想回去了。”
崔珏被气笑了,她真的很能。
陈皎无耻道:“崔郎君好不容易在惠州站稳脚跟,想来是不愿曾经的筹谋付之东流。
“我陈皎同样如此,好不容易才走出后宅,自然不想空手而归。崔郎君若愿伸手搭救一把,日后陈九娘定当有求必应;你若不愿,那也不能拦着我拖你下水。”
对于她的手段,崔珏已经麻木了,摆烂道:“你爱咋咋地。”
陈皎:“???”
崔珏头也不回地走了,陈皎在原地站了许久,愈发觉得那厮心胸狭窄小气。
她素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当即把主意打到徐昭身上,说服他当说客,游说崔珏。
晚上徐昭去崔珏那里,劝说了一番,无非是眼见薛良岳那边有进展了,若这个时候陈皎收手,功亏一篑。
崔珏不痛快道:“你何时也喝了她的迷魂汤?”
徐昭尴尬地笑了笑,老实道:“实不相瞒,最初的时候我原本是不屑的,瞧她年纪轻,又是女流之辈,军中的兵没一个会听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