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进早在村口打听好了颜家,此刻见门口站着一个圆胖脸容色略黑的蓝衣妇人,下车拱手作揖:“大娘子,这里是沟子村颜家吧,我是甜水镇颜夫子家的长佣,派我来送年礼的。”
“哎呦,”蒋氏眼睛瞪得溜圆,一拍大腿喊道,“娘,二郎真是发财了,家里都请了长佣了。”
杜氏斜了她一眼,朝潘进道:“这里正是颜家,是我家二郎打发你来的吧。”
潘进知道眼前年纪大些的妇人是颜二郎的母亲,忙将身子又弯得低了些,笑呵呵道:“小人给孺人请安了,正是我家主君派小的来送年礼的。”
说着将车上的礼盒一一搬到堂屋的桌上摆好,这红的,绿的,各色盒子倒摆了半个桌子,最后从怀里拿出两封银子放在最上面,再垂手在一边站了。
颜老爹瞧着半桌子的礼盒,摸了摸下巴的胡茬子问:“我家二郎还好吧。笠哥儿可是进益了。”
潘进上前作揖道:“回员外的话,先生和大娘子都好,家里也都好,三哥儿如今读书格外用功,明年也准备去京陵考童生试了,二姑娘定了来年九月的婚期,三姑娘管着的成衣铺今年也有不小的进项,家里可红火着呢。”
颜大郎和蒋氏夫妻对视一眼,眼睛滴溜溜转,颜家成摸出个荷包递给潘进道:“辛苦了。”
潘进礼和话都带到了,拱手作揖辞了出来。
一家子看着潘进辞礼出门,都呆呆的不说话,还是蒋氏没忍住看了杜氏道:“娘,这二郎家赚的钱可得送回来由着您分配才是呢,如今他当夫子赚的钱,还不是我们一家子供出来的,可不能由着李氏一人做主胡乱用了。”
一席话说得杜氏心里一热,转头去看颜老爹,颜老爹将两封银子拿在手里,冷眼看了蒋氏哼了一声,“你大约忘了二郎是怎么分家出去的了,如今还有这些送来,就该乐。”
潘进回来交差,正好颜二郎在与李氏说话,听了潘进的话微微颔首,与李氏道如今家中之事也都齐整了,难得下午无事,你取一坛好酒给我,我去找王大郎喝酒去。
李氏应了笑道:“你若去带上青秞吧,她与二丫自小玩大的,如今忙着店里的生意,只怕也有几个月未见了。”
颜二郎笑道:“既如此,你也去,我们都去疏散下。”
青秞听得要去王大郎家自是喜欢得不得了,忙带上给二丫做的一件粉色袄子,三人也不叫潘进送,出了门溜溜达达逛了一阵子,手里又提了几个盒子,才叫了辆车子,坐了直接去了荷花街的王记点心铺子。
第四十九章谁傻说谁
荷花街靠近码头,大多是卖吃食的,何家馄饨挑子,吴家烧麦铺子,挑担的,赶车的,路过三五文便能吃一顿饱饭,无论早晚生意总是热火朝天的。
王记点心铺子人来人往的也很是热闹,二丫看见青秞一时呆住了,忙不迭扔了手里的活计抓了青秞的手呵呵傻笑,青秞也只t?看了二丫笑。
王大郎瞧着忙迎了出来,把几人往屋里让,又叫小厮去陈家脚店要些卤味,和凉菜来下酒,王家婶子拉李氏去了厨下说话,说再炒几个热菜来。
二丫牵了青秞的手去自己房间,小小一间房一张床一个红木柜子,柜子上面摆了个圆圆的把镜,两人头挨了头坐在床上说话。
“前些日子听说你的成衣铺开业了,我都记着呢,开业那天悄悄的送了盆太阳花去,放在你店铺花篮的脚下,也不知你收到没有。”二丫笑眯了眼道。
“收着呢,沟子村你家屋后面就有那么一大片野花,红的,绿的,紫的什么颜色都有,你说像太阳光一样这么多颜色,叫它们太阳花了,我一眼瞧见那盆太阳花就知道是你送的,如今还在我卧室里桌子上摆着呢,我天天的浇水,每天还拿出去晒太阳。”说了又拿出给二丫做的粉袄,“我画的图,叫店子里巧娘做的,你知道我针线不行的,不许挑礼喔。”
二丫高兴的接过袄子,仔伸出手指细细的摸着针脚交杂的金线,笑得眼似月牙儿一般:“若你亲手做的,我可不敢穿出去了,那要多丑呀。”
青秞听了不依,作势要抓痒,二丫素来最怕这个,青秞的手还没伸过来呢,自己已笑成一团不能自抑,不迭的讨饶,“好青秞,再不敢说你做的丑了,再不说了。”二人笑闹一回又起来说话。
“青秞,我大姐就为着家里的铺子才开,人手不够,直拖到去年才嫁的,嫁的是陈记脚店的少掌柜,如今人家也叫她少掌柜娘子呢,虽说好,可我到底不喜欢,不能天天的见到大姐姐,我哥今年也娶嫂子了,娶的是来我家店子里做事的月娘,月娘家穷,我爹娘也不要陪嫁,反而还三书六礼娶了进来,”二丫说着叹了口气,又道:“我娘觉得我嫂子肯做活又吃得苦,很心疼我哥,凡有好吃的都紧着我哥先来,我嫂子对我也不比我姐姐差,可我还是想姐姐,哎,长大了真不好,好像都会分开一样。”
青秞想到了翠娘心里一阵酸涩,有些说不出话来。
窗外天渐黑了,李氏来叫青秞回家。
元宵的灯笼才收起,河堤的柳树就抽出了新芽,嫩绿的飘在河面,桃树的枝丫也冒出了点点新粉。青秞日日里照样到颜记看顾店铺,这日隔着窗纱看刘妈妈送走了姚怡珠,心里忖度着那日叶氏的话。
“这麻色棉布,裁做新衣,一日日日晒,尘染,慢慢了改了原来的颜色,最可怕的偏是还不自知,人亦如是,若日日接近思维不同之人,便是再意志坚定也会日渐被改变而不自知。”
刘妈妈上来瞧着青秞站在窗前发呆,“怎么,姚怡珠可是得罪掌柜了。”
青秞笑道:“可没有,她还是我们颜记的功臣呢。”遂又将叶掌柜的那席话说与刘妈妈听,刘妈妈闻言深有感触,连连颔首,“这话说得极为有理,叶掌柜一向清冷,平日里轻易不与人搭话,竟然肯与你说这些,这是极为看重你了。树的影,人的名,闺阁女子确实需谨慎,一朝错,不但自己坏了名声,还要连累一家子的声名。”
青秞遂笑道:“正欲请刘妈妈做我们颜记的掌柜,不知道您可愿俯就?”
刘妈妈闻言低头思忖,在文绣苑十几年,眼睛和手早落下了暗疾,如今做些活计很有些吃力,晚间都要拿药汤子熏蒸眼睛,拿热水泡手才行,能做掌柜对自己再好不过,颜家一家子家风清正,又都是温厚之人,也难往别处在寻一个这么合适的人家了,寻思既定也不矫情当即应了下了,约着明日便签契约。
“既应承了做掌柜有一事却要与你说,凡店里的事我必亲身周旋,只是还需请一个忠厚可信之人总管进货,这与货商打交道,请个男人为宜。”刘掌柜道。
闻言青秞立时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只是还需回去与父亲商议才行,便道:“此言极是,我回去斟酌一番。”
青秞性子散漫,不喜约束,这几月铺子掌柜做下来,竟觉疲惫得很,今日难得卸了这事,顿觉神清气爽,也不坐车只沿着烟柳桥往回走,行至官帽桥看见桥头有个吹糖人的老头,旁边围了几个拖着鼻涕的小子,一个个呲牙咽口水,青秞也慢慢走过去,站着看那老头吹糖人,老头乐呵呵的将哪些小子们都打发走了,最后剩下的糖稀吹了半朵荷花递给青秞,青秞接了过来,伸手摸荷包,这才发现竟是忘记了带钱,老头哈哈一笑,下次遇见再给。
青秞举着这糖人边走边吃,路过张记酒坊,信步走了进去,颜二郎平素好小酌几杯,经常来这里沽酒,掌柜都熟,见着青秞进来小厮忙上前拱手施礼,“颜掌柜,今日是要烧白还是竹青?”
青秞左右瞧着:“有什么新来的甜酒?”
小厮两手一拍,“这可巧了,昨日才到了梨花白,原本来了十坛,今天只剩下三坛了,要不我都给您送府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