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影逐渐稀疏,两人渐渐地已经行至泠水河的桥洞之下。
湖面对岸的远山在幽蓝的夜幕下一片雾蒙蒙的剪影,桥洞之下的水流静悄悄的。
即便他戴着骇人的修罗面具也挡不住众人趋利的本能。
虞秋烟回想着他方才被众人簇拥着要他花钱,他手足无措的模样,觉得十分有趣。
若不是及时拉着人走开了,只怕他要发脾气了。
先前她没见过启言的面容,还总觉得他一定是个温柔的儒生,如今在她心里,那张面具渐渐与肃王的面容重叠起来。
她拉过他走了一路,心想,他如今的面具之下必定又是一张冷面。
就像她上次在玉楼上见他时的场景,可不是一副古寺晨钟的模样,叫人瞧不出他想法。
虞秋烟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章启问出了声。
那张玉兔面扭过头去,鸦羽一般的青丝顺着耳后垂下,微露的耳尖泛着嫣红。
“财不外露,公子不知道吗?”
“多谢虞姑娘。”
章启将怀中的花灯递过去。
碗口大小的小小莲灯,虞秋烟愣了神:“公子怎么就被忽悠着买了这个?”
“可以祈愿。”
他的视线落到水面点点浮动的莲灯,又落到虞秋烟的面上。方才这张红彤彤的兔眼定定看向湖中又撇开面去的模样——她或许是想要尝试的。
“虞姑娘就当是谢礼罢。”
分明是买花灯在前,帮他解围在后,这谢礼可谢得毫无道理哩。
虞秋烟摇了摇头,伸手接过莲灯。
此处没有笔墨,自然也来不及写下祝愿。
小姑娘们祈愿往往会许些什么?
大抵是岁岁如今朝,朝朝常相见,觅得一人心,之类的话罢。
这其实不是她第一次放花灯,上辈子启言也曾带她放过,只是是在别院的溪中,那日也不是甚么佳节良辰。
到底是不同的,可身边的人却好似没变。
前世今生的交错,不禁让她有些失神。
她微微偏过头看着身侧的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月夜。
前世的那时候,正是她刚与启言敞开心扉之时。那时虞秋烟无聊得很,逼着他与自己一同祈愿,之后还追问他祈了什么?
最后启言被问得不耐了,抓着她的手道:“我有一愿确不需要上苍,你便能帮我实现。”
那夜月明星稀,庭中宛如积水。
他捏紧了她的手腕,指尖细细摩挲着,其中情谊不言而喻。
虞秋烟抱了抱他,笑着打岔:“好啊,好啊,待我身体好了就嫁给你好不好?”
……
前尘如流水,前世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好在她还有今生。
虞秋烟望着章启时,好像穿过了邈远的距离与辽阔的时空。
她眼神潋滟,半晌,重新低眸落到水面上。
章启一言未发,默默替她举着玉兔灯。
晕黄的一团烛火照着缓慢而幽深的流水,两个临水而立的身影落到湖面上,缓缓晃动。
女子沉思了片刻后,一手撩起宽袖,另一只手将莲灯送入水中,引得平静的画影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