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咱们这不是出了一位七岁小秀才么?”那人顿了顿,说,“这五个人和他是同一个夫子教出来的,今年也不过八九岁,我听说最大的那个庞大山,今年才十岁!”
“什么?!”张家旺手不稳,摔了酒壶,撒了自己一身,不过他顾不上关心自己的衣衫,他揪住说话那人的衣领,“你说的可是真的?他们当真才这么小?!”
“真真的。”那人点点头,意有所指道,“诸位,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出现一个七岁神童已是神迹,怎么今年还能又出来五个这样的小孩?这其中,我不信没有秘密。”
张家旺酒气上头,猛捶桌子,“对,你说的对,这么小的孩子,才读了几年书,凭什么就能考过县试?”
“咱们在座的几位哪个不比他们年长,哪个不比他们懂得多,怎么就能考不过他们呢?”
“这其中必有猫腻!”
挑起开头的那名学子立刻站起来撺掇大家,“那咱们明天就去衙门问一问!”
“正是,问一问!”张家旺被愤怒和烈酒夺去了理智,现在只想去衙门问一问,别的什么都不想管。
剩下的人虽然觉得这么做太草率,可他们也咽不下那口气。
凭什么他们考不过五个孩子?
这不公平!
钟窍一的猜测很快便应了准。
当他得到消息的时候,立刻从衙门奔至周家,扶着门框急道:“几大书院……几大书院共八名学子,找到县令那里去了……怀疑、怀疑你们……哎呀,不是,是怀疑咱们县试成绩作假,衙门的人马上就到了!”
“啊?!”
庞大山正在帮蒋庆庆团米糕,一听钟窍一这个消息,手中木槌差点砸到蒋庆庆。
蒋庆庆满手面粉,也愣住了,“还真有人告我们啊?!”
他们才多大年纪,都能被状告县试舞弊了?!
这几个孩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不当一回事。
钟窍一气得跺脚,“周夫子呢?宋小哥呢?怎么家里就你们啊。”
“我们今天想做米糕,可是家里没有棉糖了,夫子就和宋家哥哥去买了。”王小妞搬着一盆清水走出来,“豆丁也跟着宋伯父去铺子里玩了,家里除了我们就剩下阿穗姐姐。”
“啊?”钟窍一感觉天要完蛋,宋豆丁虽然年纪小,但好歹也是个秀才,带上他撑撑场面也不是不行,可现在宋豆丁都不在,该如何是好。
阿穗摘下腰间围布,冷静道:“钟小公子,衙门的人还有多久到?”
“我就比他们快几步,现在应该都要走到吉庆街了。”钟窍一不明白为什么都要火烧眉毛了,眼前这几个人,竟然都没有着急的!
“小妞啊,你现在去一趟宋家,找你文秀姐姐,让她速速去找夫子。”阿穗不急不缓地安排各项事情,“你们拿好自己的报喜贴,还有平时上课用到的典籍与教科书,还有你们这段时间做的练习,全都整理好,带着。”
阿穗的声音轻缓有力,瞬间安抚住几个小孩。
“好,我这就去。”王小妞领了任务,撒腿就跑。
剩下的人都开始各自收拾东西。
阿穗也回去取了一样东西,放入腰封中。
宋家那边,文秀一听,连忙去外面找人。
告诉了文秀姐姐,王小妞赶紧跑回周家,正好撞见衙役在数人数。
算上王小妞,这几位通过县试的孩子,就齐了。
鉴于他们都还是小孩,跟上一个叫阿穗的大人照看不为过。
来抓人的正是梁捕头,梁捕头与这些孩子有几分交情,便没有为难他们。
所以阿穗可以跟着,他们人手一个的小包袱,也可以带着。
由于八位学子是私下找的钟知县,钟知县也不能在县衙大堂接见这几个孩子。
最后,大家都聚到偏厅,听钟知县安排。
偌大的偏厅,主位坐着钟知县,主簿还有教谕。
而旁边则站着八个身穿各色学士服的学子,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走进来的几位小学生。
几个小孩还没有通过童试,所以只能乖乖跪到地上,“学生王小妞,见过知县大人。”
“学生蒋庆庆,见过知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