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说网

第三小说网>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 4050(第16页)

4050(第16页)

挖泥船众所周知,基本?应用于河道清淤,挖泥船最重要?的部件则是泥斗,泥斗和泥土接触最多,也最容易磨损,富民船厂是这附近唯一一家有修挖泥船能力的船厂。

60年代末,富民船厂就修理过一艘挖泥船的泥斗。

这笔订单过来,富民船厂上下都挺高兴——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厂里有过一阵争论,军转民听起来处处好,可?富民船厂并没有相关生产经验,工人们大多只会造船修船,干的活并不算太精细。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眼下富民船厂没有太多熟手工人,老一批工人年纪都大了?,新一批又没有什么修挖泥船的经验。

何况送来的这艘船本?身?也有毛病,以富民厂现在的技术,确实修不好。

之所以产生军转民的争论,也和现实息息相关,要?是富民船厂能重现以前?的辉煌,订单不断的话,倒不必考虑民用品,可?眼下,他们如果连泥斗都修不好的话,厂里也只能走民用品这一条路线。

多数工人还是想继续造船。

别的不说?,在船厂干活,说?起来都比加工布料面?盆这些好听些。

而且他们船厂不是不能造面?盆,有钢有炉子,想造什么都行,可?那造面?盆的厂却是造不了?船的。

等泥斗修理开工之后,工人们发现,难点?在焊接这一块,以他们目前?的技术,泥斗焊得不够结实,再?过段时间还是会坏,如果要?摸索新技术的话,不谈琢磨技术的时间,要?在预定工期完成就很困难。

现在已经快到冬天了?,河道清淤就指着这阵子,挖泥船修不好,富民船厂恐怕连地方上的订单都接不到,军转民这条路线就是板上钉钉了?。

“咱们厂就没有一个会焊的吗?”

厂长为此都发了?一通火。

可?发火也没什么用,除非厂长自己亲自上阵焊,可?他没这个技术,还是得指望工人们。

到最后,一个前?几年接班的小年轻推了?推眼镜:“我这儿有一份焊接指南,指南上讲了?不少?焊接方法,要?不咱们试试看?”

对小年轻的想法,工人们一开始有些看不上。

小年轻接的是家里长辈的岗,他爸倒是船坞里的一把好手,可?他长得又瘦又白净,一看就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

他原本?也分?到了?车间里,结果夏天活干得多了?,他直接晕在了?地上,把一群人吓得够呛。

厂里人都说?,这来的不是工人,是个少?爷。

不过他人都进?厂了?,也不可?能赶出去,就让他去了?妇联做妇女?工作,其实就是把他摆在那儿。

他能做什么妇女?工作?前?两天厂里两个妇女?吵架,吵架的人都好好的,他脸上被挠出了?两道印子。

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现在是分?秒必争,小年轻所谓的“指南”工人们虽然?没听说?过,却还是停下来,去见识了?一番。

“有点?意思?啊……”

“它后面?居然?附了?不同船型常用的焊接方法,大型油船和集装箱船都有,咱们国内现在有大油船吗?”

“大油船没有,只有中型油船,咱们厂也没有能力产的,大连厂可?以。”

——因为目前?国内自产的船相对单一,比如挖泥船,比如油船,又比如工程船,甚至包括货船和客船,看似一艘艘在造,可?实际上,这些船的型号和所采用的技术相差并不太多。

这个“指南”上所附的,恰好有挖泥船泥斗的焊接技术。

“这能信吗?我以前?没听说?过有这么个指南。”

“这其实不是指南,是海城交通大学一个学生写的论文,咱们档案室订了?这份杂志,我就借过来看了?。”

最后,还是厂里最有资历的老工人拍了?板:“咱们反正不会,人家既然?教了?,学学又不是坏事。”

“我都听说?了?,人家大连厂的焊工都要?有船级社的证书,咱们没人家那个技术,总要?朝人家靠拢吧?”

说?干就干,反正他们有卖不完的力气。

结果才做了?一次试验,工人们就发现——好像可?行?

焊接说?起来是大老粗干的活,可?到了?实践中,却还是需要?一点?灵巧劲在的,不是开了?,焊头胡乱焊一通的。

有了?成功的实践,这篇论文在工人们当中就相当抢手了?。

论文写得很细,涉及的船种类很多,焊接手法也很多样化,很多法子富民船厂的工人根本?就没有上手过。

就以二氧化碳保护焊为例,他们厂里就没有买二保焊机,机器都没有,工人们怎么掌握方法?

不过对这些在船厂待了?不少?年的焊工们而言,这篇论文就像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一番。

挖泥船船斗的焊接任务完成了?,工人们对“指南”的研究却没有结束。

那份杂志现在在年轻工人手里很受欢迎,因为他们识字更多,一些年轻人不太乐意对老工人低头,认他们做师傅学技术,他们反倒愿意自己私下里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